医考必过

中医内科专业知识汇总(19)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3-14 06:11
薏苡仁、苍术、甘草益气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麻黄、桂枝、制川乌温经散寒、驱湿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脉。 (二)风湿热痹

薏苡仁、苍术、甘草——益气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麻黄、桂枝、制川乌——温经散寒、驱湿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脉。

(二)风湿热痹

1、症状:

主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

兼症:关切活动不便,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舌脉: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2、证机概要: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3、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4、主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5、常用药:

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清热养阴;桂枝——疏风解肌通络;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赤小豆、蚕砂——清利湿热,通络宣痹。

(三)痰瘀痹阻证

1、症状:

主症: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

兼症: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屈伸不利,或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2、证机概要: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3、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4、主方:双合汤加减。

5、常用药: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茯苓、半夏、陈皮、白芥子、竹沥、姜汁——健脾化痰。

(四)肝肾两虚证

1、症状:

主症:痹证日久不愈,肌肉瘦削,腰膝酸软。

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

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2、证机概要: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3、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4、主方:补血荣筋丸加减。

5、常用药:

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滋阴补肾,养血暖肝;鹿茸、菟丝子、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桑寄生、天麻、木瓜——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痛。

四十九、 不寐五十、(一)肝火扰心证

1、症状

主症: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

兼症: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2.证机概要: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扰心神。

3.治法:疏肝泻热,镇心安神。

4.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味。

5.常用药:

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柴胡——疏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镇心安神。

(二)痰热扰心证

1.症状:

主症: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

兼症:口苦,头重,目眩。

舌脉: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2.证机概要:宿食停滞,积湿生痰,气机不利,郁痰生热,扰其心神。

3.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4.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味。

5.常用药: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健脾化痰,理气和胃;黄连、竹茹——清心降火;龙齿、珍珠母、磁石——镇惊安神。

(三)心脾两虚证

1.症状

主症: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

兼症: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

舌脉: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2.证机概要:心脾两虚,气血亏损,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3.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4.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5.常用药: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