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复习资料整理集锦(9)
羚羊角──清肝熄风;菊花、夏枯草、蝉衣──使火降风熄,则气血下归;龟板、白芍、石决明──育阴潜阳;丹皮、生地──凉血清热2、阴闭1)症状:
①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②兼症: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③苔脉: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病机:风夹痰湿,上壅清空。
3)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4)主方:先用苏合香丸以辛温开窍。再用涤痰汤加减以豁痰熄风。
5)常用药:
半夏、橘红、茯芩、竹茹──燥湿化痰;菖蒲、胆南星──开窍豁痰;枳实──降气利风痰下行。
(二)脱证:
1、症状:
1)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
2)兼症:
3)苔脉: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2、病机:正不胜邪,阳气欲脱,或阴竭阳亡。
3、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4、主方: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5、常用药:
人参、麦冬、五味子──大补气阴;
附子──回阳救逆后遗证:
(一)半身不遂:
1、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1)症状:
①主症:半身不遂,肢软无力。
②兼症:患侧手足浮肿,语言蹇涩,口眼歪斜,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
③苔脉: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等。
2)病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3)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4)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5)常用药:
黄芪──补气;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养血活血化瘀;全蝎、乌梢蛇、川牛膝、桑枝、地鳖虫、川断──增强通经活络之力;
2、肝阳上亢,脉络痹阻。
1)症状:
①主症: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
②兼症:兼见头痛头晕,面赤耳鸣。
③苔脉: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
2)病机:肝阳上亢,脉络瘀阻。
3)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4)主方: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可酌加一些搜风通络的药,如地龙、僵蚕、桑枝、络石藤等。
(二)语言不利:
l、风痰阻络。
1)症状:
①主症:舌强语蹇。
②兼证:肢体麻木。
③苔脉:脉弦滑。
2)病机:风痰上阻,舌络失和。
3)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4)主方:解语丹加减(《医学心悟》)方,方中天麻、全蝎、胆南星、天竺黄等平肝熄风祛痰,远志、菖蒲、郁金、木香宣窍利气通络。)
2、肾虚精亏。
1)症状:
①主症:音喑失语。
②兼症: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
③苔脉:舌红,苔少,脉细弱。
2)病机:肾虚精亏,不能上承。
3)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4)主方: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等温阳药,加杏仁、桔梗、木蝴蝶等开音利窍。
3、肝阳上亢,痰邪阻窍。
1)症状:
①主症:言语蹇涩。
②兼症:头痛头晕,面赤耳鸣。
③苔脉:舌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滑有力。
2)病机:肝阳上亢,痰邪阻络。
3)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4)主方: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加石菖蒲、远志、胆南星、天竺黄、全蝎以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三)口眼歪斜:
1、症状:
1)主症:口眼歪斜。
2)兼症:伴见肢体麻木。
3)苔脉: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2、病机:风痰阻络。
3、治法:祛风除痰通络。
4、主方:牵正散加味。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僵蚕、全蝎熄风、化痰、镇痉。本方用散剂吞服较用汤剂疗效为佳。
十二、 痹证
(一)风寒湿痹
1、行痹
(1)症状:
主症: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2)证机概要: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3)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4)主方:防风汤加减。
(5)常用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