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医内科复习资料整理集锦(13)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3-14 05:47
黄芩、黄连、大黄──苦寒泻火;丹皮、栀子──清热凉血;大黄──通腑泻热;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棕榈皮──收

黄芩、黄连、大黄──苦寒泻火;丹皮、栀子──清热凉血;大黄──通腑泻热;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敛止血;

2、肝火犯胃证

1)症状:

主症:吐血色红或紫黯。

兼症: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

舌脉:舌质红降,脉弦数。

2)证机概要:肝火横逆,损伤胃络,血溢脉外。

3)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4)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5)常用药:

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滋阴养血;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凉血止血。

3、气虚血溢证

1)症状:

主症: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

兼症: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

舌脉:舌质淡,脉细弱。

2)证机概要:中气亏虚,统血无能,血液外溢。

3)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4)代表方:归脾汤。

5)常用药: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牌;当归、黄芪──益气生血;酸枣仁、远志、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理气醒脾;阿胶、仙鹤草──养血止血;炮姜炭、白及、乌贼骨──温经固涩止血(五)便血便血系胃肠脉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显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内科杂病的便血主要见于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炎等。

1、肠道湿热证

1)症状:

主症:便血色红。

兼症: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2)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脉络受损,血溢肠道。

3)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4)代表方:地榆散合槐角丸。

5)常用药:

地榆、茜草、槐角──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淡渗利湿;防风、枳壳、当归──疏风理气活血。

2、气虚不摄证

1)症状:

主症:便血色红或紫黯。

兼症: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

舌脉:舌质淡,脉细。

2)证机概要: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肠。

3)治法:益气摄血。

4)代表方:归脾汤。

5)常用药: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牌;当归、黄芪──益气生血;酸枣仁、远志、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理气醒脾;阿胶、槐花、地榆、仙鹤草──养血止血。

3、脾胃虚寒证

1)症状:

主症:便血紫黯,甚则黑色。

兼症: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

舌脉:舌质淡,脉细。

2)证机概要: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

3)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4)代表方:黄土汤。

5)常用药:

灶心土──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起反佐作用;白及、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

(六)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甚或伴有血块的病症,称为尿血。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

尿血是一种比按常见的病症。西医学所称的尿路感染、肾结核、肾小球肾炎、泌尿系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出现的血尿,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1、下焦热盛证

1)症状:

主症: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

兼症: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

舌脉:舌质红,脉数。

2)证机概要:热伤脉络,血渗膀胱。

3)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4)代表方:小蓟饮子。

5)常用药:

小蓟、生地、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栀子、木通、竹叶──清热泻火;滑石、甘草──利水清热,导热下行;当归──养血活血2、肾虚火旺证

1)症状:

主症:小便短赤带血。

兼症: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

舌脉:舌质红,脉细数。

2)证机概要: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3)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4)代表方:知柏地黄丸。

5)常用药: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