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医妇科主任医师考试的复习重点(11)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1-14 04:10
辨证论治:(1)滑胎多虚证,但可兼夹瘀、热,应着重于脏腑、气血之辨,根据证候调治。(2)预培其损: 妊娠前治疗。孕前宜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固

辨证论治:(1)滑胎多虚证,但可兼夹瘀、热,应着重于脏腑、气血之辨,根据证候调治。(2)预培其损: 妊娠前治疗。孕前宜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固摄冲任。经不调者,先调其经。有它病致滑胎者,先治它病。 怀孕之后,立即保胎治疗。

1o肾虚

(一)肾气不足

主证:屡孕屡堕或应期而堕;孕后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色晦暗,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尺脉沉弱

治法:补肾健脾,调理冲任。

方药:补肾固冲丸或安奠二仙汤

菟丝子、川断、巴戟天、杜仲、当归、熟地、鹿角霜、枸杞子、阿胶、党参、白术、大枣、砂仁

(二)肾阳亏虚

主证:屡孕屡堕;腰酸膝软,甚至腰痛如折,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

舌脉:舌淡,苔薄润,脉沉迟或沉弱

治法: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方药: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附子、桂枝

(三)肾精亏虚

主证:屡孕屡堕;腰酸膝软,或足跟痛,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固冲安胎。

方药:育阴汤。

熟地黄、白芍、续断、桑寄生、杜仲、山茱萸、山药、海螵蛸、龟甲、牡蛎、阿胶

2.气血两虚

主证:屡孕屡堕;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心悸气短;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泰山磐石散

药物:八珍汤去茯苓加续断、黄芪、黄芩、砂仁、糯米

3.血瘀

主证:素有癥痼,孕后屡孕屡堕;肌肤无华;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治法: 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两者的含义稍有不同。

实-宿有少腹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运送孕卵受阻,不能移行至子宫。

虚-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受损,脾肾气虚,不能把孕卵及时运送至子宫。

病机本质:少腹血瘀实证

异位妊娠主要是少腹血瘀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非手术治疗的关键:

1.及早诊断;

2.杀胚。可参考HCG、B超等动态观察疗效。

诊断要点

1.病史:停经史及早孕反应,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未破损前可无明显症状。

破损者多有停经、下腹痛、不规则

阴道流血三大症状(甚至晕厥)。

3.检查:全身/下腹。

妇检:未破损前/已破损后。

辅查:血/尿HCG、血分析、 B超、诊刮+病理、后穹隆穿刺术、腹腔镜检查术等。

宫外孕Ⅰ号方与Ⅱ号方区别:

宫外孕Ⅰ号方:丹参、赤芍 活血化瘀;桃仁 破血逐瘀

Ⅱ号方:在Ⅰ号方的基础上,加用三菱、莪术,意在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未破损期

1.胎元阻络证——宫外孕Ⅰ号方加天花粉、紫草、蜈蚣

2.胎瘀阻滞证——宫外孕Ⅱ号方加三七、九香虫、水蛭

已破损期

1.气血亏脱证——四物汤

2.气虚血瘀证——宫外孕Ⅰ号方加党参、黄芪、当归

3.瘀结成癥证——宫外孕Ⅱ号方 加 乳香、没药、当归尾、川芎

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称“子肿”,又称“妊娠肿胀”。

子肿的主要机理: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或气滞湿停。

主要分为:脾虚,肾虚,气滞。

检查: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辨证要点:

辨水病和气病:

病在有形之水,若皮薄,色白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

病在无形之气,皮厚而色不变,随按随起。

辨病在脏腑:

在脾:四肢面目浮肿,皮薄光亮,伴脾虚证;

在肾:面浮肢肿,下肢尤甚,伴肾虚证。

治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治法:运化水湿,佐以安胎慎用温燥、寒凉、峻下、滑利之品。

1 脾虚主症:妊娠数月,四肢面目浮肿或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脾阳虚证(面色咣白无华,神疲气短懒言,口淡而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印,苔白润而腻,脉缓滑 .

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白术散或健脾利水汤。

白术散:白术 茯苓 生姜皮 大腹皮 陈皮

加减:加黄芪 砂仁

水肿明显、小便少加猪苓 泽泻 防己

2 肾虚主症: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肾阳虚证(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不利) + .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或肾气丸。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