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之皮肤病资料整理(11)
(l)艾滋病病毒感染:新近感染的患者约90%可完全没有症状,为HIV病毒的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有的早期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的发展为慢性淋巴结病综合征,表现为除腹股沟部位外,全身淋巴结或至少有2处以上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约占患病人数的10%,患者有一定程度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的临床症状和慢性淋巴结综合征,有较长期的发热(38℃3个月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疲乏,夜间盗汗及持续腹泻等,同时常有非致命性的真菌、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如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皮肤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脓皮病等。
(3)艾滋病:约1%的HIV感染者可发展为艾滋病,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致的条件性病原体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济肉瘤。
2.实验室检查
(1)免疫学检查:CD4淋巴细胞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低于1×109/L;CD4/CD8<1(正常为1.75-2.1);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下降,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
(2)HIV检测:常用的有:①细胞培养分离病毒;②检测HIV抗原;③检测逆转录酶;④检测病毒核酶等。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不作常规筛选之用。
(3)HIV抗体检测:这类方法是确定有无HIV病毒感染的最简便方法,但高危人群若为阴性应在2个月后复查。常用的方法有: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②间接免疫荧光法(IIF);③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④蛋白印迹检测法(WB法);⑤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其中前三种用于筛选检查,后两种用于明确诊断。
第三十节 麻风麻风是一种因感受风邪疠毒而致肌肤麻木的慢性传染病。在中医文献中也称大风、疠风、癞病等。其特点是病程较长,症状变化多,临床表现呈多种类型,除主要累及皮肤与周围神经外,瘤型麻风可累及深部组织及内脏器官。
本病晚期可造成肢体残废、畸形,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了麻风病的社会性防治措施,大批麻风病患者得到治愈,新发病例显著减少,已达到基本消灭的防治要求。
⒈ 结核样型(TT)
⑴ 颜面、四肢发生散在边界清楚的褐色红斑或浅色斑,数目不多。
⑵ 尺神经、耳大神经、眶上神经或腓总神经等浅神经粗大、质硬。
⑶ 浅感觉(触觉、冷热觉、痛觉)障碍,汗闭,眉毛部分脱落。
⑷ 后期可形成兔眼、足底溃疡、鹰爪状手等。
⑸ 病损处麻风杆菌检查阴性。
⑹ 麻风菌素反应阳性。
⑺ 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形成典型结核样肉芽肿,抗酸染色找不到麻风菌。
⒉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
⑴ 基本皮损为环状红色浸润性斑片,不对称。
⑵ 周围神经粗大,有功能障碍。
⑶ 淋巴结、眼、内脏可受侵犯,但少见。
⑷ 麻风菌检查阳性。
⑸ 麻风菌素反应弱阳性。
⑹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狭窄的“无浸润带”,真皮内以上皮样肉芽肿为主,抗酸染色见少量抗酸杆菌。
⒊ 中间界线类(BB)
⑴ 皮损多形性,为浅色斑、环形红斑、结节等。
⑵ 数目多,不对称。
⑶ 周围神经干粗大,质软。
⑷ 可出现眼、淋巴结、内脏等损害。
⑸ 麻风杆菌检查阴性。
⑹ 麻风菌素反应阳性。
⑺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明显“无浸润带”,真皮内以组织细胞浸润为主,抗酸染色找到抗酸杆菌。
⒋ 界线类偏瘤型(BL)
⑴ 损害有斑片、丘疹、结节不等,数目多,分布广泛。
⑵ 周围神经干粗大,质软,感觉障碍。
⑶ 后期眉毛部分脱落,可出现内脏损害。
⑷ 麻风杆菌检查强阳性。
⑸ 麻风菌素反应阳性。
⑹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明显“无浸润带”,真皮内以泡沫细胞浸润为主,抗酸染色能找到大量抗酸杆菌。
⒌ 瘤型(LL)
⑴ 主要损害为边界不清的浸润性斑块和结节,数目多,对称发生,严重者可呈“狮面”。
⑵ 周围神经干粗大,出现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最后导致畸形。
⑶ 毛发、眉毛稀疏脱落,尤以眉毛外1/3处脱落更甚。
⑷ 可侵犯黏膜、器官、内脏。
⑸ 病损处查到麻风杆菌。
⑹ 麻风菌素反应呈阴性。
⑺ 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广泛泡沫细胞浸润,可查到大量抗酸杆菌。
⒍ 未定类(I):
为各型麻风早期表现,皮疹为红斑或浅色斑,数目少,边界清或不清,皮神经稍粗大,轻度感觉障碍。根据患者抵抗力不同可转化成其他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