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医内科学专业题目(6)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3-14 06:05
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从病位,疼痛的程度,特征以及预后鉴别。胃痛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以隐痛、胀痛为主,势缓,常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嘈杂,

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从病位,疼痛的程度,特征以及预后鉴别。胃痛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以隐痛、胀痛为主,势缓,常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嘈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预后较好。真心痛病位在左胸前,极少部分在胃脘,以压榨感疼痛,剧痛为主,势急,常伴有心悸气短,汗出,中老年人多见,预后较差。

胃痛虚证和实证的鉴别:实证起病急,痛而拒按,胀痛、刺痛为主,治疗较易收效。虚证起病缓,病程长,隐痛为主,痛而喜按,病情缠绵,往往难愈。

胃痛与胃痞的鉴别:二者部位相同,均在心下胃脘。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为特征;胃痛以痛为主,可有压痛,二者不难鉴别。

湿热中阻胃痛与肝胃郁热胃痛的临床特点、治法及主方有何不同:湿热中阻胃痛的临床特点为胃脘胀痛,嘈杂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头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大法为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主方为清中汤;肝胃郁热胃痛的临床特点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大法为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主方为丹栀逍遥散。

呕吐 :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无物有声为干呕。呕和吐常同时发生,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

【病因病机】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辨证要点】1.辨实与虚;2.辨呕吐物;3.辨可吐与止呕;4.辨可下与禁下。

【治则】和胃降逆为本。分清虚实。实者重在驱邪,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辅以和胃降逆。虚者重在扶正,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辅以降逆止呕,以求正复胃和呕止之功。虚实夹杂应适当兼顾治之。

1.外邪犯胃:主症:发病急骤,突然呕吐,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伴胸脘满闷,不思饮食。

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 方药: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主症: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益甚,吐后反快。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

3.痰饮内停:主症: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主症:呕吐吞酸,嗳气频作。情志不遂更甚。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方药: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虚证:

1.脾胃虚寒:主症: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大便溏薄,时作时止。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丸。

2.胃阴不足:主症: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

反胃:反胃也有呕吐的临床表现,故属呕吐范畴,多由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于腐熟,食入不化所致。临床表现为食饮入胃,滞停胃中,良久尽吐而出,吐后转舒。即所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嘈杂: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症。病机有胃热、胃虚、血虚之不同。

实证呕:呕吐由外邪、饮食、七情所引起,表现为发病急骤,病程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酸腐臭秽,或伴有表证,脉实有力。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