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专业题目(3)
肺胀 :(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肺管不利,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为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紫绀、心悸浮肿。重者可见昏迷、喘脱等危重症候。)(名解)
1.外寒里饮:主症: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恶寒,无汗。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降逆。 方药:小青龙汤。
2.痰浊阻肺:主症:胸满,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腹痞胀。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3.痰热郁肺:主症:咳逆喘息气粗,胸满,咯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身热,烦躁,溲黄。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
4.痰蒙神窍:主症:意识朦胧,表情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或昏迷,谵妄,撮空理线。或抽搐,咳逆喘促,痰鸣。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 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5.肺肾气虚:主症:呼吸浅短难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满闷窒。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6.阳虚水泛:主症: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胸满气憋。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胀有水,尿少。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胀的治则:感邪时偏于标实,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驱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祛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者,当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
心悸 :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治则】补虚泻实,调理阴阳。虚证当益气养血,调理阴阳,配合养心安神之品;实证宜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重镇安神之品。
1.心虚胆怯: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胸闷气短,恶闻声响。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2.心脾两虚: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神疲乏力,纳少腹胀,便溏。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3.肝肾阴亏:主症:心悸失眠,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方药: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
4.心阳不振:主症:心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胸闷气短,面色晄白,伴心痛。
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凌心:主症:心悸眩晕,肢面浮肿,下肢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卧。胸脘痞满,渴不欲饮,形寒肢冷。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6.血瘀气滞:主症:心悸,心胸憋闷,心痛时作。两胁胀痛,善太息,爪甲青紫。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7.痰浊阻滞:主症:心悸气短,胸闷胀满。食少腹胀,恶心呕吐,溲赤。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导痰汤。
8.邪毒犯心:主症: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方药: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
怔忪:心悸的一种,其内因久病体虚,气血耗伤,心神失养引起,临床以无惊而悸,心中惕惕,悸动不已,稍劳即发为特征。
惊悸:心悸的一种,其外因偶受惊恐恼怒,气机逆乱,心神不安引起,临床以因惊而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为特征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