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医内科高级职称考试复习指导(5)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3-14 08:56
为了便于讲解和学生复习,笔者将中内所列方剂,人为划分为一、二、三级。所谓一级方是该证治法的第一出现方;二级方是在一级方后段落中出现的方剂

为了便于讲解和学生复习,笔者将中内所列方剂,人为划分为一、二、三级。所谓一级方是该证治法的第一出现方;二级方是在一级方后段落中出现的方剂;三级方是一些兼变证使用方。目前,由于考题难度增加,二、三级方的考试内容逐渐增多,而大纲要求仍以一级方为主,兼以二、二级。

(五)铭记总病因病机

1.感冒:病因以“风邪”为主。“卫表不和”是感冒的病机特点。

2.外感发热:六淫以火热暑湿致外感发热为主要病邪。病机阳盛则热,病理性质为阳气亢奋。

3.痢疾:病机主要是时邪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

4.咳嗽: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5.哮病:气候因素为主。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

6.喘病:基本病机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

7.肺胀: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气虚、气滞,它们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

8.肺痈:其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热壅血瘀”。

9.肺痨:痨虫是发病的原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病理性质的重点,以阴虚火旺为主,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10.胸痹: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以血瘀、痰浊多见。

11.眩晕:病性以虚者居多。

12.中风:中风之发生,病机虽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

13.痴呆:本病的发生,不外乎虚、痰、瘀。

14.痫病:多由痰、火、瘀为内风触动,至气血逆乱,蒙蔽清窍而发病。以心脑神机受损为本,脏腑功能失调为标。

15.癫病:以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机逆乱为病机关键。

16.狂病:痰火瘀血闭塞心脑,阴阳失调,形神失控是其病机关键。

17.胃痛: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18.痞满: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

19.腹痛:基本病机是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腑腑经络失养,不通则痛。

20.呃逆: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

21.噎膈:基本病机是脾胃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枯血燥,气郁、痰阻、血瘀互结,而致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

22.泄泻:外感中湿邪最为重要。内伤当中脾虚最为关键。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致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23.黄疸:主要是湿浊之邪。

24.胆胀: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液失于通降。

25.鼓胀: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腹中。病机特点本虚标实。

26.淋证: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

27.关格:基本病机为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上逆犯胃。

28.郁病:病因是情志内伤。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腑腑阴阳气血失调。

29.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

30.消渴:病机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发生两种变化。

31.积聚:气滞、血瘀、痰结是形成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32.厥证: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33.瘿病: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日久引起血脉瘀阻,致气、痰、瘀为患。

34.头痛:风、火、痰、瘀、虚为致病之主要因素。邪阻脉络,清窍不利;精血不足,脑失所养,为头痛的基本病机。

35.痹病:正气不足是本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36.痿证:一般是热证、虚证居多:痿证虽以内热为本,又多与肺热有关。

37.颤振:病理因素为虚、风、痰、火、瘀。以阴精亏虚为主。

38.腰痛:外感总离不开湿邪为患。肾虚是发病关键。

(六)治则治法浏览

1.感冒:遵“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解表达邪、宣通肺气、照顾兼证的原则。

2.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具体采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五个方面。

3.湿阻:一是祛湿,一是运脾。

4.痢疾:祛邪导滞、调气和血、顾护胃气。

5.疟疾:祛邪截疟。

6.咳嗽: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7.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8.喘病:实喘治以祛邪利气,虚喘治以培补摄纳。

9.肺痈:清热散结,解毒排脓以祛邪,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

10.肺痨:治疗当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原则。

11.眩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12.失眠: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加以安神定志

13.癫病:理气解郁,畅达神机

14.狂病:降火、豁痰、活血、开窍以治标,调整阴阳,恢复神机以治本。

15.胃痛:理气和胃止痛。

16.痞满:调理脾胃,理气消痞。

17.呕吐:和胃降逆止呕

18.呃逆: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19.噎膈:理气开郁,化痰消瘀,滋阴养血润燥,分清标本虚实。

20.泄泻:运脾祛湿

21.蛔虫:驱虫、安蛔、调理脾胃

22.钩虫:驱除钩虫、补益气血及调理脾胃

23.绦虫:驱除绦虫,调理脾胃

24.黄疸:祛湿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

25.胆胀:疏肝利胆,和降通腑

26.水肿: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

27.淋证: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28.癃闭:应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眼于通,即通利小便。

29.郁病: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30.血证: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31.消渴: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32.虚劳:以补益为基本原则。重视补益脾肾。

33.厥证:醒神回厥

34.瘿病: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35.痹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

36.萎病:独取阳明、泻南补北、治兼夹证、慎用风药。

37.颤振:扶正补虚,标本兼顾。

38.肺癌: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39.大肠癌: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40.白血病:清热解毒,养阴补气,活血化瘀。

注:某些病分型治法的相同点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