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主任医师考试复习资料(3)
兼症:咯痰粘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
苔脉:舌苔厚浊,脉滑实。
(2)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3)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4)主方:三子养亲汤加味。本方涤痰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息涌,痰稠粘量多,胸闷,苔浊腻者。
(5)常用药:
白芥子——温肺利气涤痰;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行气祛痰;麻黄——宣肺平喘;杏仁、僵蚕——祛风化痰;厚朴、半夏、陈皮——降气化痰;茯苓——健脾化痰。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1)症状:
主症: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兼症: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
苔脉:舌质淡,苔白,脉濡软。
(2)证机概要: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3)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4)主方: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5) 常用药: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山药、苡仁、茯苓——甘淡补脾; 法半夏、桔皮——燥湿化痰; 五味子——敛肺气;甘草——补气调中。
2、肺肾两虚证
(1)症状:
主症: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
兼症:咯痰质粘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
苔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2)证机概要: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津凝为痰。
(3) 治法:补肺益肾。
(4)主方: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或金匮肾气丸;
(5)常用药:
熟地、山萸肉、胡桃肉——补肾纳气;人参、麦冬、五味子——补益肺之气阴;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半夏、陈皮——理气化痰。
七、 喘证八、(一)实喘:1、风寒袭肺
(1)症状特点:
喘咳气急,胸部胀闷——风寒之邪从口鼻上受,或从皮毛而入,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失宣降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寒邪伤肺,津液失于输布,停聚成痰;初起多兼恶寒,头痛,无汗——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在表,尚未化热
(2)病机:风寒壅肺,肺气不宣。
(3)治法:宣肺散寒平喘。
(4)方药:麻黄汤加减。
(5)常用药
麻黄、桂枝、细辛——温肺散寒;陈皮、杏仁、苏子、川朴——化痰利气。
2、表寒里热
(1)症状及分析:
喘逆上气、息粗、鼻煽、胸部胀痛——寒邪束表,肺有郁热,肺气上逆。
咳痰稠粘不爽——痰热蕴肺,肺失清肃。
形寒、发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热为寒郁,不得外泄。
苔薄白罩黄边红,脉浮数(滑)——表寒肺热夹杂。
(2)病机:外寒里热,肺气壅实,失于宣降
(3)治法:宣泄肺热。
(4)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3、痰热郁肺
(1)症状及分析: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粘色黄——邪热壅肺,蒸液成痰,肃降无权。
或有血痰——热伤肺络。
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咽干、面红——痰热郁蒸于肺。
尿赤涩,大便或秘——里热壅盛。
舌苔黄腻,脉滑数——痰热之征。
(2)病机:痰热郁肺,肺气壅实,肃降无权
(3)治法:清泄痰热。
(4)例方:桑白皮汤加减。
桑白皮、黄芩——清肺化痰;黄连、栀子——清泄里热;杏仁、贝母、半夏、苏子——化痰利气。
4、痰浊阻肺
(1)证候特点: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中阳不运,积湿生痰, 痰浊壅肺,肺失宣降。
呕恶,纳呆,口粘不渴——痰湿蕴阻中焦,脾胃不和
舌苔白腻,脉滑——痰浊内蕴之象
(2)病机:痰浊壅肺,肺气失降。
(3)治法:化痰降气平喘。
(4)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肺气郁闭
(1)证候特点:每因情志刺激而发病,发病较突然;每伴有心神失常之征。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