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主任医师考试复习资料(15)
党参、黄芪、淮山药、莲子肉―――补气健脾;茯苓、薏苡仁、泽泻、扁豆衣―――化湿利水;山茱萸、菟丝子、芡实、金樱子、煅牡蛎―――益肾固摄。
三十七、 消渴三十八、(一)肺热津伤证
1、症状: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舌脉: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2、证机概要:肺脏燥热,肺失治节。
3、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4、主方:消渴方。
5、常用药:
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生津清热,养阴增液;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
6、加减:
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二)胃热炽盛证
1、症状:
主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
兼症:大便干燥。
舌脉:苔黄,脉滑实有力。
2、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伤耗津液。
3、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4、主方:玉女煎或白虎加人参汤。
5、常用药:
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玄参、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三)中气亏虚证
1、症状:
主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
兼症:精神不振,四肢乏力
舌脉: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2、证机概要:中气不足,脾失健运。
3、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4、主方:七味白术散。
5、常用药: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甘草——益气健脾;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葛根——升清生津;天冬、麦冬——养阴生津
(四)肾阴亏虚证
1、症状:
主症: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
兼症: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
舌脉:舌红苔少,脉细数。
2、证机概要: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3、治法:滋阴固肾。
4、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5、常用药:
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淮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泽泻、丹皮——清泄火热
(五)阴阳两虚证
1、症状:
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
兼症: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
舌脉: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2、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3、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4、主方:金匮肾气丸。
5、常用药:
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淮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三十九、 瘿病四十、(一)气郁痰阻证
1、症状:
主症: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
兼症: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
舌脉:苔薄白,脉弦。
2、证机概要:气机郁滞,痰浊壅阻。
3、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4、主方:四海舒郁丸。
5、常用药:
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浙贝母——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郁金、青木香、青陈皮——疏肝理气
(二)痰结血瘀证
1、症状:
主症: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
兼症:胸闷,纳差。
舌脉: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2、证机概要:痰气交阻,血脉瘀滞。
3、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4、主方:海藻玉壶汤。
5、常用药:
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胆南星、浙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养血活血
(三)肝火旺盛证
1、症状:
主症: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
兼症: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证机概要:气郁化火,肝火旺盛。
3、治法:清肝泄火,消瘿散结。
4、主方: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
5、常用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