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裘沛然治疗慢性肾病经验之体会(2)
病案举例一:前年裘教授曾治一来自宁波的7岁患儿,经某医院拟诊肾病综合征伴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2月余,迭经各种西药治疗,未能收效,院方已发病危通知,患儿家属慕名邀诊。见病人面色苍白,神气萧索,全身浮肿,腹大如鼓,胸膺高突,阴囊肿大透亮,小便点滴难下。诊其脉微细欲绝,舌体胖,舌质淡,苔腻水滑。此正气大虚,气不化精而化水,水湿泛滥,流溢皮里膜外。病经迁延,形神俱败,证情险笃。
裘教授拟一方:生黄芪50g,土茯苓30g,黑大豆30g,大枣7枚,牡蛎30g (捣)。3 剂后,小便通畅,肿势稍退,神气略振,脉较前有力。药有效机,原方加巴戟肉15g,黄柏l5g,泽泻l8g,再服1周,尿量增多,水肿大减,阴囊肿基本退尽,神态活跃,脉细有神。以上方增减,连服3月,诸症全消,体检化验均在正常范围,随访2年未复发。
体会:肾病综合征的病机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本虚标实。本虚指脾肾两虚,标实指风邪、水湿、瘀浊留滞。故治疗应当标本兼顾,补泻并施。本案患者病变发展迅速,2个月中,正气大虚,气不化精,水湿泛滥,形神均见危象。方用先生“补肾理泄汤”加减,令证情化险为夷。方中黄芪为君,有补气、固表、摄精、升阳、利尿之功。先生认为,大剂黄芪,功盖人参,此即仲景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巴戟天与黄柏配伍,一阳一阴,均为补肾要药。前者温而不热,益元阳,补肾气;后者苦寒而滋肾益阴。元代名医以一味黄柏制大补丸,别有深意。黑大豆入脾肾二经,《本草纲目》记载其“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解毒”。明代张介宾有“玄武豆”之法。现用于消除蛋白尿及纠正低蛋白血症有一定功效。牡蛎有涩精气而利水气作用;土茯苓利湿、清热、解毒、泄浊;泽泻渗湿泄热,养新水,去旧水;大枣健脾和营。全方有补气、健脾、益肾、利水、解毒、泄浊之功,对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有良好功效。先生用此方为基础,应变于临床,屡获效验。
运用导师经验治疗慢性肾衰的体会
裘沛然先生认为:疑难病证,系指各个系统中迁延不愈的多种疾病。虽然所有疾病的形成,都由邪正的矛盾所导致。对于疑难病证来说,则邪正之间的关系,就比一般疾患更具有复杂性,并有其特殊性。中医学六淫之邪,疫疠之气,七情过极,劳倦伤中以及痰、瘀、滞、积等等,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人体在主要病因分析——邪的影响下,机体正常功能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中医学中的中医辨证法,即以邪正学说为依据。辨证实际上就是辨别病邪侵袭与正气损害情况,并分析由此而发生的病机进退和病情变化。至于疑难病证的机理比较复杂,其所以缠绵难愈的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个特点:(1)有的疾病,正气表现非常虚弱,失却制止病邪的能力,导致病情迁延。(2)有的疾患,病邪相当峻厉,人体正气不能抗拒。(3)病情出现复杂情况,或表里同病,或寒热错杂,或大虚大实和虚实夹杂。(4)病邪深痼,如风邪、火毒、沉寒、顽痰、黏湿、瘀血、滞积,相互胶结,深入隧络,不易祛除。(5)意志萎顿,神气萧索,对医疗失去信心。此外,还必须注意宿疾兼新病,内伤兼外感,以及平素嗜好及误治或失治等等。总之,疑难病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纯一种原因,而是几个因素凑杂在一起。所以,辨证必须细致,分析要求全面,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比较正确的治疗方法。裘老倡治疗疑难病八法(曾经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是其长期临床经验的结晶。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先生主张采用养正徐图法、反激逆从法、大方复治法、医患相得法等综合应用。养正着重补益脾肾,兼顾气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错综复杂,往往寒热虚实兼夹,所以经常要采用寒热同治、补泻并用的反激逆从法;因为病情比较顽固,有时要用大方复治法;而对于久病之人,药物治疗应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医患相得法十分必要。这些都是临床治疗疑难病证的宝贵经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