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金匮要略》论治风湿病探析(2)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01-12 08:19
2.3 辨虚实 虚实是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纲目,决定治疗用攻用补的依据,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金匮要略》首篇即引经云:勿令虚虚

2.3 辨虚实 虚实是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纲目,决定治疗用攻用补的依据,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金匮要略》首篇即引经云:勿令“虚虚实实”,应“补不足,损有余”。示人辨别虚实的重要性。湿病风湿在表,仲景即列出表实之麻黄加术汤证,表阳虚之桂枝附子汤证,表里阳虚之甘草附子汤证。阐明同病异治,虚实异治的精神。更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即久患疮疡,津血亏虚,复感外邪不可用汗法,如此看仲景对虚实辨证,可谓用心良苦。病之初多实,病久则由实转虚,虚实夹杂。风湿历节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风湿日久,正气亏虚,渐次化热伤阴之虚实错杂证候:“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蕴蕴欲吐”。亦有虚多邪少之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虚甚之虚劳病小建中汤证、肾气丸证。总须辨明虚实之多寡,或以祛邪,或以补虚,或攻补兼施。

3 治则治法

3.1 微汗法 是一种因势利导的方法,风湿之邪位于肌表,通过汗法使邪从汗解,但湿性粘滞,应取微汗法。仲景曰:“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汗法为风湿正治法,且应以微微汗出为度。尤在泾云:“微汗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若过汗则风邪虽去,而湿邪滞留,久则化燥伤阴,寒化伤阳。仲景运用微汗法治风湿病有以下几法。

3.1.1 发汗祛风胜湿法 此法用于风湿表实证。湿病“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为感受风寒湿邪,寒湿痹阻,阳郁不伸,故身体疼痛而烦扰不宁,用麻黄汤加白术。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并能行表里之湿。

3.1.2 轻清宣气化湿法 此法宣通肺气,透化湿邪。“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阻滞经络,风为阳邪,与湿相合,湿易化热化燥,故身疼发热。邪在营卫,仍当得汗而解,热象已生,治宜轻清宣化,解表祛湿,方用麻杏苡甘汤。方中用量甘草倍麻黄以缓麻黄之峻,勿令发汗太过。

3.1.3 益气固表除湿法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在表,未用药而汗已出,此乃卫气已虚,皮毛不固。故不任麻黄等发汗,而用防己黄芪汤益气除湿。方中防己祛水湿,黄芪温分肉、实腠理,术、草温补脾气,姜枣调和营卫,具扶正祛邪之功。然本方作用偏于渗利,而欲使阳气达表,微汗祛湿,必须服后以被覆以“温令微汗”,仍属微汗法的具体运用。

3.1.4 温经助阳,祛风除湿法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风寒湿在表,湿滞不去,表阳已虚,故脉浮虚而涩。治以温经助阳,祛风化湿。方用桂枝附子汤:桂枝祛风,附子温经助阳除湿,姜、枣、草实中气,和营卫,充表阳。以此扶正祛邪,使表浅之风湿得以外散。服药后若见“大便坚,小便自利”而身痛仍在,是风邪渐去,湿气仍存,但里和无湿,湿仍在表。故去桂加白术,各药用量减半,即白术附子汤,白术合附子,并走皮中而逐水气。若证见“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为表里阳气俱虚,风寒湿邪俱盛,方用甘草附子汤,温经助阳,祛风散寒除湿,方后云“得微汗则解”,亦属微汗之剂。

3.2 通利小便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脾阳不运,内湿自生,招致外湿,湿流关节,阳气不通则关节疼痛;湿邪阻碍三焦气化,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当利湿通阳,使三焦气化得展,则湿邪自去,即“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可用五苓散。

3.3 温通散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寒者热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是本法的依据。具体可见以下几法: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