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中医诊治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全身消耗性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反复损害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病变。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硬、变形而成为肝硬化。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轻,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不适、纳差、腹胀、乏力、肝脾肿大等;失代偿期肝脏缩小,质硬,临床症状加重,并可有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腹水、浮肿、消化道出血、贫血、肝昏迷等出现。肝硬化属中医的“鼓胀”、“疤瘦”、“积聚”等范畴(医学网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
本病病位在肝脏,其形成与肝、脾、肾等三脏关系密切。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感染蛊毒、黄疽日久等病因,均可引起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肝郁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脾虚湿停日久可致肾亏,最后伤及肾阴肾阳,最终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本虚在肝、脾、肾三脏,标实为气滞、血瘀、水聚。
【诊断要点】
1.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营养失调及酗酒等病史。
2.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可有肝区不适、乏力消瘦、食欲不振、胸胁胀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肝脾肿大、面色萎黄或灰黯。
3.肝功能失代偿期上述症状加重,并可有肝质地较硬已先大后小、腹水、胸水、出血倾向及贫血、黄疽、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腹壁静脉曲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性昏迷等出现。
4.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部分阳性;脾亢时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均降低,并以血小板降低尤为明显。
5.X线食管吞钡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
6.超声波检查可助诊断。
7.肝CT、肝MRI、肝组织活检对确诊有价值。
【辩证分型】
1.气郁湿阻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有疼痛,纳少嗳气,食后作胀,小便短少。苔白腻,脉弦。
证候分析:肝脾不和,肝郁气滞,湿阻中焦,故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胁下胀痛;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故纳少嗳气、食后作胀;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
苔白腻、脉弦均为肝郁湿滞之象。
2.寒湿困脾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问,得热稍舒,形寒肢冷,精神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少。
苔白腻,脉缓。
证候分析:寒湿内停,水蓄不行,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寒水相搏,中阳不运,故胸脘胀问,得热稍舒;脾阳被困,阳气不展,故形寒肢冷,精神困倦;牌不运化,水液停留则尿少;下渗大肠则便溏;苔白腻、脉缓均为温盛阳微之象。
3.湿热内蕴症状:腹大坚满,院腹急痛,烦热口苦,纳少身重,溲赤短涩,大便秘结或搪垢,或有面目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湿热互结,浊水停聚,气机不畅,故腹胀坚满,脘腹急痛;湿热上蒸,故烦热口干;湿热阻于胃肠,故纳少身重,便秘或溏垢;湿热下注,故溲赤短涩;湿热熏蒸则见黄疸;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是为湿热之象。
4.肝脾血瘀症状:腹大坚满,胁腹攻痛,右胁触之有疤块,质偏硬,脉络怒张,面色黧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渴不欲饮,牙宣鼻衄,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瘀血阻于肝脾脉络之中,水道不通,以致水气内聚而腹大坚满、胁腹攻痛,有胁触之有疤块、质偏硬,脉络怒张;瘀结日深,入肾则面色黧黑,面颈胸臂有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冰浊停聚,故渴不欲饮;阴络之血外溢,则有牙宣鼻衄,大便色黑;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均为瘀血停滞之象。
5.脾肾阳虚症状:腹大胀满,朝轻暮重,神疲体倦,畏寒肢冷,脘闷纳呆,大便溏薄,面色苍黄或(白光)白,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质胖淡,脉沉细。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寒水停聚,故腹大胀满,朝轻暮重;阳气不能敷布于内外,故神疲体倦,畏寒肢冷;脾阳不运,故皖闷纳呆,大便溏薄;肾阳亏虚,可有腰膝酸软;水湿滞留下焦,故尿少足肿;阳虚不能上荣,故面色苍黄或?s白;舌质胖淡、脉沉细是为阳虚之象。
6.肝肾阴虚症状:腹大坚满,胁痛腰酸,四肢瘦削,甚则青筋暴怒,面黑唇紫,口于心烦,面热掌红,时有低热,齿鼻衄血,小便短少。舌红绛少津,脉细弦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津液不能输布,水气停聚,血瘀不行,故腹大坚满,胁痛腰酸,四肢瘦削,甚则青筋暴露;气血瘀滞,故面黑唇紫;阴虚液亏,故口干,小便短少;阴虚火旺,故心烦,面热掌红,时有低热;血热妄行,故齿鼻衄血;舌红绛少津、脉细弦数均为阴虚血瘀之象。
【分型治疗】
1.气郁湿阻治则:疏肝利气,行温消满。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五苓散加减。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