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与气化辨析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出入聚散等几种。升与降,出与入,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
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化为天地阴阳二气,即所谓“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淮南子·天文训》)。(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天为阳,地为阴。天气居上,地气在下。居上之天气当下降,在下之地气应上升。如此则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相错相荡,化生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与变化。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明代王廷相认为,气有阴阳,“天地未判之前只有一气而已,一气中即有阴阳”,而阴阳相互感应,“二气流行,生物不休”。
聚散也是气的主要运动形式。古人观察到天空的云聚而为闪电雷雨,散则为晴空万里,因而在此基础上萌生了一个聚则生物,散则物消的抽象概念。《庄子》认为气凝聚而人物成,气消散而人物亡。《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淮南子·天文训》说:“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可见天地皆由阴阳二气凝聚而成。宋代张载以气的聚散来统一无形的太虚与有形的万物,云:“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正蒙·太和》)聚与散,是气的两种运动形式,可表现为气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当气聚时,它是有形的万物,表现为有、显;当气散时,它是无形的太虚,表现为无、隐。气聚则氤氲而化生有形之万物,气散则万物形溃而复为无形之太虚。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即由阴阳五行之气凝聚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有形质之实物。宇宙之中的任何一个有形之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既是由无形而运动的阴阳之气交感聚合而化生,其自身之中又具备着阴阳之气的运动特性及升降出入聚散等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聚散运动,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既可促使无数新生事物的孕育和发生,又可引致许多旧事物的衰败与消亡,如此则维持了自然界新陈代谢的稳定与平衡。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之机,整个世界就会毁灭,生命就会消亡。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直接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以及表现形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
由于宇宙万物的各种各样的变化,都是在气的不断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故气化理论也随着气的运动理论的产生而形成。古人观察到云气和风气的流动、交感、氤氲而产生闪电、雷雨,推测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运动,氤氲交感,相摩相荡,从而化生宇宙万物。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古人又可从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孕育一个新生命的过程中推理出阴阳二气交感合和而生物的普遍规律。如《易传·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由于精气自身的升降运动,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感合和,宇宙间万物发生了纷繁的变化,有新事物的产生,也有旧事物的消亡。故《易传·系辞上》说:“生生谓之易。”《庄子·至乐》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在天化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在气的运动的促进作用下,不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生长化收藏或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而且人类自身也出现了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规律。人体内的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也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的气化过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但此气化过程是由人体内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来推动,并非由宇宙之气或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来激发。由于《黄帝内经》不但从哲学的高度以气化论述了宇宙中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而且更重要的,还从医学的角度以气化阐述了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故将《黄帝内经》的成书作为中医学气化学说形成的标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