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常用中药及方剂(4)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11-20 08:17
1.桑树的嫩枝名桑枝,能祛风热、利关节,多用于风湿痹痛;桑树的根皮名桑白皮,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逆和水肿证;桑树之果序称桑椹

  1.桑树的嫩枝名桑枝,能祛风热、利关节,多用于风湿痹痛;桑树的根皮名桑白皮,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逆和水肿证;桑树之果序称桑椹,能滋补肝肾,适用于肝阴不足之眩晕。

  2.桑叶含多种甙类(芸香甙、桑甙、槲皮甙)、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及胆碱、腺碱和维生素B、胡萝卜素。

  3.药理研究:

  (1)本品所含芸香甙能保持毛细管正常的抵抗力,减低血管通透性,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2)动物实验表明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3)促进人体蛋白脂合成,故有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作用。此外,有利尿降压作用。

  (三)菊花《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药用部分:花序。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伴头痛者尤宜,常配桑叶、薄荷、连翘、如桑菊饮。

  2.疗眼疾,风热所致目赤肿痛者,常配桑叶、夏枯草;肝阴不足所致头昏眼花、视物不清者,常合用枸杞、地黄。

  3.疗疔疮肿毒。野菊花力量强,常合用地丁、银花、连翘、如五味消毒饮。

  用量:3-18克。

  参考资料:

  1.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硷、水苏硷。花含菊甙、氨基酸、典酮类。

  2.药理研究:

  (1)菊花对中枢神经有镇静、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肾上腺素,扩张周围血管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降血压。

  (2)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显示消炎作用。

  (4)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按语:菊花品类众多,入药有黄、白之分,种植与野生之异,功效不全相同,各有所主。习以白菊(滁菊、甘菊)味甘,长于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而清热疏风之力逊;黄菊(杭菊)花味苦,疏风清热之力胜,外感风热之头痛常投;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黄白,清热解毒之功更强,疔疮肿毒常选之。

  菊花、薄荷均能散风热,清头目,然薄荷辛凉疏散,散表力强;菊花清泄肝热,能明目平肝阳之亢,可代茶常服。

  (四)柴胡《本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或同属植物的根。

  别名:芸藁、香柴胡、蚂蚱腿。

  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南柴胡、红柴胡、醋柴胡、软柴胡。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入肝、胆、三焦、心包经。

  功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外感风热及热入少阳之半表半里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常配黄芩,如小柴胡汤。亦可用于疟疾,常配常山、草果。

  2.肝气郁滞所致头目眩、胁肋胀痛或月经不调、痛经。常合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3.用于脾虚气陷所致少气无力、内脏下垂及久泻等,常伍用升麻、黄芪、党参、如补中益气汤。

  用理:3-15克。

  注意事项:阴虚、肝阳上亢者忌用。

  参考资料:

  1.柴胡体质轻清,气味具薄,具升发之性,风属少阳,厥阴之症者都可随证配伍。解郁用量宜重,升举阳气用量宜轻。醋炒者能活血止痛;酒制者能升阳止泻;鳖血拌炒者能退虚热。

  2.柴胡中含柴胡皂甙b1、b2、b3、b4、cd等多种,并含芸香甙、槲皮素等多种黄酮、多种脂肪酸及挥发油。

  3.药理研究: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