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方剂学复习资料:药物配伍的概念及常见形式(2)
又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亦曰:『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即是说明药物配合应用时确实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的反应,在历代祖先中早已洞悉此事。
1、同类相须:使用相须配伍药物。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大黄-芒硝(增强谢热攻积)、羌活-独活(祛风胜湿)、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附子-乾薑(温裡祛寒)。
2、异类相使:依据药物相使配伍之原则。
(1)药物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之异类相使:半夏(燥湿化痰)-橘皮(行气化痰)=增强燥湿化痰作用、黄耆(补气利水)-伏苓(健脾利水)=增强健脾利水作用。
(2)依据阴阳气血及脏腑相关的理论之异类相使:当归(补血)-黄耆(补气生血)=增强补血作用、熟地(滋阴养血)-菟丝子(补肾温阳)=阴中求阳增强补阴作用、麦冬(滋阴润肺)-人蔘(补气补脾)=培土生金加强补益肺阴作用、枸杞(滋阴养血)-生地(滋阴补肾)=滋水函木加强补益肝阴作用,以治肝阴不足证。
(3)依据病机中的病势特点与治法之导邪外出理论:黄连(清热燥湿)-大黄(导热下行)=以泄代清增强清热泻火作用、桃仁(活血祛瘀)-大黄(导淤血下行)=加强活血化淤作用、黄连(清心泻火)-木通(利水通淋)=加强清心泻火作用。
3、相反相成:指性能相反的药物配伍时一方面可以相互牵制药物偏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互补或相助以增强其疗效或产生新的功用。
(1)寒热并用:黄连(苦寒青肝胃火)-吴茱萸(辛热开郁降逆)=加强清肝和胃及无凉遏之偏、大黄(苦寒泻大肠实热)-附子(辛热温裡祛寒)=增强温下寒积治寒实冷积之便秘。
(2)补泻同施:熟地(滋阴补肾)-泽泻(降泄肾浊)=制约熟地滋腻增强补益作用、木通(清热利水)-生地(清热滋阴)=增强清热利水而无渗利伤阴之偏。
(3)升降相随:麻黄(升浮宣肺止咳)-杏仁(降肺止咳)=加强协调肺气宣降作用、黄耆柴胡(健脾疏肝补气升阳)-织壳(宽肠下气)=使浊降清升,加强升阳举陷作用。
(4)散收同用:桂枝(解肌散表邪)-芍药(养血歛阴)=发散不伤阴,歛阴不碍祛邪、黄耆(补气固表)-防风(疏风散邪)=加强固表不留邪,发散不伤正气。
(5)刚柔相济:苍术(辛温苦燥)-生地(甘凉柔润)=滋肾健脾燥湿不伤脾阴。
(6)通涩并行:侧柏炭(收涩止血)-丹皮(活血散瘀)=凉血止血不会止血留瘀。
4、製毒纠偏:使用相畏、相杀原则。半夏-生薑、大黄-甘草(缓解)。
5、引经报使:依据归经理论使用。桔梗载药上达、牛膝引诸药下行、柴胡为肝胆疾病之引药、升麻为脾胃药物之引药。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药物配伍概念与研究,除了七情所述的配伍用药规律外,亦习惯将两药合用能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或消除毒副作用,抑制其所短,专取所长,或产生原药各不相同的新作用等经验配伍,统称为『药对』或『对药』,这些药对往往构成许多複方的主要组成部份。
又两药合用,能产生与原药物均不相同的功效情形,如桂枝配芍药以调合营卫,解肌发表;柴胡配黄芩以和解少阳,消退寒热;枳实配白术以寓消于补,消补兼施;乾薑配五味子以开合并用宣降肺气;晚蚕砂配皂角子以升清降浊,滑肠通便;黄连配乾薑以寒热并调,降阳合阴;肉桂配黄连以交通心肾,水火互济;黄耆配当归以阳生阴长,补气生血;熟地配附子以阴中求阳,阴阳开调。
以现代药理名称来分析归纳药物七情作用
可以分为:
1、协同性作用(Synergism):指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使用时,药效会比各药材单独使用的总合增加,即(A-B-C)>A+B+C,又依加强药效的多少,分为相加成作用(Addition)及相乘作用(Potentiation),如药物七情之相须、相使。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