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东阿阿胶与历史名人(2)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5-12-24 11:43
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天平。中国文人一向是既堪治国又善治病的。何良俊不愧是典型的中国文人。他对疾病产

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天平。中国文人一向是既堪治国又善治病的。何良俊不愧是典型的中国文人。他对疾病产生根源的理解的确是一针见血。怪不得他能寿至八十有一,无疾而终,看来这就是因为他深谙“扶元固本”之道。

阿胶与乾隆。乾隆的妃子棠儿有身孕期间,乾隆特将山东东阿贡品阿胶赐给棠儿服用,说:“这是山东巡抚进上来的阿胶,用的是真正的阿井水、真正的沂蒙驴皮,熬胶的是阿胶真正的传人!你回去慢慢吃……”

阿胶与慈禧。同样也是在宫廷。慈禧年轻时,身怀六甲,却胎漏出血,久治不效,后幸得东阿阿胶,才得以安胎顺产,那小阿哥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后来的慈禧对东阿阿胶情有独钟。阿胶成为其延年益寿的重要滋补品。晚年的慈禧又赐东阿制胶师傅她的画像一幅。

阿胶与咸丰。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咸丰皇帝感于东阿阿胶的神奇疗效,特赐予制胶师傅三件宝:一是四品朝服黄马褂一身,二是进宫用手折一个,三是赐“福”字牌号。从此,邓氏阿胶封为“贡胶”而名扬天下。

阿胶与同治。同治十年(1871年),朝廷曾委派钦差前往树德堂监制阿胶,此胶称为“九天贡胶”。御赐“福”字一直为东阿制胶人所用,所产阿胶皆做“福”记,并成为正宗阿胶的标识。

阿胶与曾国藩。同样是书信里的故事。据《曾国藩家书》载,在外为官的曾国藩经常会给家里寄一些家常日常之品,其中重要的有两项,几乎每次都会出现,那就是阿胶和母亲用的东西。以下资料均出自《曾国藩家书》:

1、曾受恬自京南归,余寄回银四百两、高丽参半斤、鹿胶阿胶共五斤、闱墨二十部,不知家中已收到否?(《家书第35卷》)

2、兹因金竺虔南旋之便,付回五品补服四付,水晶顶二座,阿胶二封,鹿胶二封,母亲耳环一双。竺虔到省时,老弟照单查收。阿胶系毛寄云所赠,最为难得之物,家中须慎重用之。(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

3、曹西垣教习服满,引见以知县用熎咴氯瓷砘辜遥荒盖准笆甯钢衣,并阿胶等项均托西垣带回。(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

4、十月十六日,发一家信,由廷芳宇明府带交。便寄曾希六陈体元从九品执业证书各一纸,……母亲大人耳帽一件,膏药一千张,服药各种,阿胶二斤,朝珠二挂,笔五枝,……(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五日)

他把阿胶作为一种家常必备用品,供母亲日常滋补之用,表现出其对母亲的深切关怀与挂念。即使在今日我们也不难看到孝顺的儿女每次回家都要给自己的父母带回阿胶的例子。

阿胶与毛泽东。悠久的使用历史,使阿胶成为延年圣品的代名词,因此,它渐渐成为人们表达敬孝之情的载体。上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之际,在鲁西与延安的慢慢长途间发生着一段感人的故事。鲁西区党委七大代表徐运北背负着鲁西人民对毛主席的深情厚意,怀揣5斤阿胶,踏上了慢慢长途。当时正值百团大战开战之际,徐运北一路上历经艰险,历时一年才到了延安,终于将这份饱含感情的礼物送上。

黎锦熙是毛泽东的老师。北京和平解放后,毛泽东住进北京不久就立即驱车到北京师大宿舍看望。建国后,毛泽东日理万机,抽不开身亲去看望,就派秘书周小舟前往代为看望,常常捎去自己的一些喜爱之物送给老师,其中就有阿胶。

传奇故事说不尽,流风余韵两千年。古老的国药瑰宝早已不是昨日深宫中的稀世之品,而成了今日人们日常日用之物。阿胶的故事仍在继续,阿胶的文化正在光大。阿胶,作为山东的又一文化名片正在走遍神州,走向世界。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