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胆、抗凝、抗压防治老年病(2)
健康人胆亢时的自我保护机制:胆亢时能自动兴奋胆碱酯酶,水解介质乙酰胆碱、降低胆神经功能,升高介质去甲肾上腺素、提升肾神经功能,肾神经功能过高时又能自动抑制胆碱酯酶,聚集乙酰胆碱、提升胆神经功能;胆神经功能再度过高时又兴奋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降低胆神经功能、升高去甲肾上腺素、提升肾神经功能的又一轮胆肾功能转换,就这样永不停顿地保持胆、肾神经功能平衡阴阳平衡,防病致病,这是机体本能永恒的胆、肾神经功能的双向调节机制(简称双向调节)[2,3];也可借用中、西药的抗胆碱成分或借用针灸、按摩和治疗器械操作时发射的微电子兴奋CE活性,降低胆神经功能、提升肾神经功能,达到短暂的人工胆、肾功能双向调节(人工双向调节机制),后者常需要较长时间连续不间断的药物和微电子治疗才能转化为永恒的胆、肾功能双向调节,治疗某些比较顽固、有器质性改变的疾患,如脑梗死后遗症等。更年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能否发展成病取决于机体的体质(胆肾功能双向调节机制)是否正常。本能的和人工的双向调节都能稳定胆、肾功能防病治病。老年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胆亢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理应给予抗胆碱能治疗(抗胆),恢复自身的胆、肾双向调节和给予阿司匹林抗凝血疗法(抗凝)对抗血小板、降低凝血几率、疏通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变学。我们使用的抗胆、抗凝疗法:是以654-2(山莨菪碱)抗胆和阿司匹林抗凝(可称为两抗),有高血压和年长者加用复方降压片抗压(称为三抗)。预防老年病可自45岁更年期前后或发生心绞痛、脑梗死后开始使用抗胆、抗凝疗法:给予山莨菪碱5~10mg,一日2~3次,为期2~3个月后,改为一日一次,长期服用;以阿司匹林肠溶片3~4片(75~100mg)一日一次,为期2~3个月,改为2~3片一日一次,长期服用。单一抗胆或抗胆、抗凝合一的两抗疗法都能防治血管硬化型高血压、也能降低凝血几率防治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及边远脏器缺血性疾病,时间长短疗效有所不同。老年病能否逆转?大多数老年病都是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是可以逆转、治愈的。老年病逆转起始于稳定的胆、肾功能双向调节,长期抗胆、抗凝疗法可以达到永恒的双向调节,能使老年病的发病机理基础发生逆转。在长期、稳定的胆、肾双向调节的情况下机体借助自身的力量(胆肾双向调节机制)可使脏器供血血管增生的壁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和胆脂质凝块逐步退化、吸收、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变学,肝脏的发生逆转。在长期、稳定的胆、肾双向调节的情况下机体借助自身的力量(胆肾双向调节机制)可使脏器供血血管增生的壁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和胆脂质凝块逐步退化、吸收、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变学,肝脏的肝细胞转化胆脂质的功能增强了、血胆脂质浓度降低了、消除了胆脂质血症,搬掉了老年病的发病基石,彻底治愈老年病,在这种双向调节情况下也可使某些疾病不另加其他药物自行治愈,还可使某些发病机理改变如瘢痕形成、硬化的血管、老年斑等退化或治愈,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稳定的胆、肾双向调节,单一抗胆或抗胆、抗凝合一的双抗治疗都可恢复正常的血流变转化胆脂质功能,可能需时5~10年或更长,如何缩短这一过程是一个新的课题。阿司匹林防治老年病的机制在于抗凝可得到出、凝血时间稍延长的低度抗凝状态,血液比较稀释、不易形成血栓,血液能够流进边远脏器毛细血管的尽端,有利于保障和恢复脏器功能,这是治疗某些缺血性脏器损失的功能的最佳治疗方案,也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有效方法。老年病除上述疗法外,可并用其他有效药物,如癌症病人并用抗癌药、消除特定症状的药品、营养药品增强体质、补充本性(男雄女雌)性激素、并用中成药抗胆等或可提高疗效。笔者1977年54岁时发生眼畏光、复视和左手指端发麻的右侧脑梗死,1979年发生面瘫、运动性失语及右侧轻度肢体瘫痪的左侧脑梗死,第一次发病后即开始抗胆、抗凝、抗压的三抗治疗,仍发生第2次脑梗死,可见预防脑梗死复发并非易事,加大阿司匹林一日1g3个月发生鼻出血证明血液已稀释不再发生脑梗死后才逐渐减少阿司匹林用量、调整到现在一日2~3片(50~75mg)的抗凝维持剂量。经过三十余年上述疗法,未留明显的后遗症,并将高血压和三十余年的十二指肠溃疡病和烟癖治愈、根除。虽CT片仍显示梗死远侧有脑组织萎缩,但思维仍较活跃,仍善思考,还能组织、书写短文。两次眼底检查、检查医师主动提示“眼底动脉无硬化”很难想象两次脑梗死无动脉硬化。倒是硬化病变已被逆转的证据。6年前腰腹部CT片、显示左肾及腹主动脉区血管壁上密集的胆脂质块钙化点,近期复查,几近全部消失,钙化也能逆转?抗胆、抗凝、抗压已32年,逆转还在进行中。2003年1月笔者因尿潴留到某医院取截石位(平卧两腿放于高50cm左右支架上,双腿血液流入胸、腹腔动脉,血压可能有暂时升高)上午11∶30在硬膜外加催眠剂麻醉下施行部分前列腺切除术,下午1∶30结束,此时已清醒,手术完成后术者急于撤离,立即撤除监护措施、两组人迅速将双腿从支架上抬下、放到担架车上,紧接着就送往病房,大量血流入双腿血管、腹胸血压迅速降低、发生体位性休克,立即引起剧烈呕吐、腹腔高压冲掉电灼止血焦痂、发生大出血,由体位性休克转为出血性休克,此时患者已昏迷,至术后第三天苏醒因大量输血先后输全血、血浆约3000ml,出血才停止,3个月后笔者恢复了健康。最近发现过去吸烟多、曾发生间歇跛行、下肢沉重感的闭塞性脉管炎症状也逐渐消除,能短途行走一两百米,彩超探测下肢血管直至足背动脉通畅。另外活动重时气急、喘息症状,有明显好转,体力也有增强。二十余年多次和近期化验检查血脂、血浆蛋白、肝肾功能及其他生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目前笔者除行走稍困难外,身体一般状况良好,耳聪目明,也无上述老年病的迹象。目前仍在抗胆、抗凝、抗压“三抗”治疗(医学网搜集整理)。
【参考文献】
1刘崇清。胆碱能神经与病因学及其防治。中华医药与健康,2002,1:42-46.
2刘崇清。植物神经与阴阳、经络学说及中医中药治疗优势。中医杂志,2006,47(增刊):22.
3刘崇清。常见病的胆亢病因学及其抗胆疗法的变革。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0:1626.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