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功《外科正宗》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3)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肿瘤临床常用的外用方药中,不少是出自陈氏的《外科正宗》。如太乙膏、阳和解凝膏、生肌玉红膏、三品一条枪、如意金黄散、珍珠散、真君妙贴散等等。其中尤以三品一条枪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应用最广,疗效很好。杨氏[1]报道用三品饼或杆锥切疗法治疗早期宫颈癌190例,治疗时将药饼或杆敷贴于宫颈或插入宫颈管,辅用双紫粉,9d左右上药1次,平均疗程96.6d(近几年已缩至75d左右)。治疗后进行定期随访复查,结果除1例在3年后死于慢性肾炎尿毒症,1例在4.5年后死于脑溢血外,其余188例均健存未见复发。经3~9年的长期随访,均无异常发现。周氏[2]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法观察三品一条枪锥切治疗宫颈癌对受治患者遗传物质的影响,并与放射治疗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三品锥切疗法未见明显损伤遗传物质的效应。认为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本疗法优于放射治疗。
3.3 善用以毒攻毒法
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许多治疗癌症的方法及药物,大都以攻毒为目的。毒陷邪深,非攻不克,常用一些有毒之品,性峻力猛之药进行治疗,即所谓以毒攻毒法。以毒攻毒的药物多数有攻坚蚀疮、破瘀散结、消肿除块之效。但由于应用有毒药物有一定的危险性,故非人人能为之。陈实功《外科正宗》在这方面记载了不少的方剂和药物,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在剂型和煎服法上也颇有特色。如陈氏研制的蟾酥丸,蟾酥(酒化)6g,轻粉、枯矾、寒水石、铜绿、乳香、没药、胆矾各3g,麝香1.5g,雄黄6g,蜗牛21个,朱砂9g.蜗牛研烂,同蟾酥和研调粘,再入其他各药(先各研为末),共捣均匀,做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用葱白5寸,嚼烂包药用无灰热酒送下,盖被出汗为度。治疗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臀腿等及一切恶症歹疮。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蟾酥含有华蟾酥蜍毒素等成分,该物质对小鼠肉瘤-180、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等均有抑制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80年代研制成功的鹤蟾片为含蟾酥等药的复方中成药,用该药治疗肺癌102例,总有效率达68.6%,症状改善率占72.5%[3]。
陈氏在《外科正宗》中以毒攻毒的药物较多,大致上可分为动物类、金石矿物类和植物类。动物类药有蟾酥、全蝎、蜈蚣、斑蝥、白僵蚕等,代表方剂如蟾酥丸、六军丸、飞龙阿魏化坚膏等;金石矿物类药有雄黄、硇砂、砒石、轻粉等,代表方剂如枯瘤方、秘传敛瘤膏、三品一条枪等;植物类药有巴豆、草乌、狼毒、生半夏、生南星等,代表方剂如四虎散、九龙丹等。实验研究证明许多毒药大多对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笔者受陈氏以毒攻毒理论之启发,临床上治疗肿瘤患者多在辨证的基础上适当选加全蝎、蜈蚣、守宫、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取得较好的疗效。有2例肺癌患者治疗至今已生存5年多,病情稳定,生存质量提高,目前仍在跟踪随访中。
综上所述,陈实功《外科正宗》在中医肿瘤学方面对肿瘤的病名及分类、病因病机和诊断鉴别方法及治疗,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体反映了明代中医肿瘤学的学术发展水平,其理论和实践对于今天的肿瘤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作者基本解释:第一作者,男,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杨学志,李衡文,李诚信,等。中药锥切疗法治疗早期宫颈癌远期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3):156
[2] 周元。三品一条枪锥切治疗宫颈疾患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J]。中国肿瘤临床,1990(6):336
[3] 周岱翰,张伦,陈锐深,等。鹤蟾片治疗肺癌临床研究报告――附102例疗效分析[J]。新中医,1986(4):3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