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金匮要略》“三因”非因论(2)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01-11 09:21
这个实体性的内外人体模型,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亦有反映,如十五卷《肝脏》篇:论曰:夫人秉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

这个实体性的“内外”人体模型,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亦有反映,如十五卷《肝脏》篇:“论曰:夫人秉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宋代张元素《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中的“标本”与《金匮要略》的“内外”相同,其中,“标”是四肢九窍等外在的躯体,“本”是脏腑。

总之,实体“内外”的人体模型在《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汉唐及宋代的医学中也具有普遍性。

从外到内的传变模式其次是指邪气从外到内的传变。这在《金匮要略》中使用也很普遍,如《中风历节病脉证病治》中分析中风病时,从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等几个层次分析。它大致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这里,从皮毛到五脏,是邪气的传变层次。其中,皮毛、肌肤、筋脉为外,六腑、五脏为内。

综上所述,在“三条”中,仲景首先从是否是“客气邪风”分析病因,然后从人体“内外”部位分析邪气传变,这种分析疾病的思路在当时是十分自然的。如同一篇的第十三条先以病位“内外”分类疾病,再详论“五邪”致病特点,与本条阐明的分析疾病的思路相同。这一分析疾病的思路在《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3 误解形成的过程及原因分析

从宋代至今,医家对《金匮要略》中“三条”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①宋代陈无择最早把“三条”误解为“三种病因”。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陈氏认为仲景的“三条”即为自己的“三因说”。②明清《金匮要略》注家延续这一错误。从《金匮要略》的第一个注本《金匮要略二注》到现在的大部分注本,虽然能够清楚区分陈氏“三因说”与仲景“三条”的不同,却仍然把“三条”称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③建国后出现了否定“三条”是“三因”的观点。

造成误解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1)“一者”中有一个“因”字:“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此内所因也”中有一个“因”字,这最容易让人误解“三条”是在讲病因分类。其实,此字与病因分类无关。原因有二:①“因”字仅在“一者”中出现,并未用于“二者”、“三者”,它不能代表“三条”全部的内容;②汉及汉以前主要的中医学著作中没有“病因”一词,相当于病因含义的有“病邪”、“邪气”、“病源”等。所以说,此字是仲景一时之用,未必就是“病因”之义。

(2)中医学中病因含义的多样性:导致明清《金匮要略》注家延续这一错误的原因在于中医学中病因含义的多样性。现在看来,中医学中病因含义有二:①导致疾病的内外因素,它包括气候因素、戾气、情志、饮食、房事、外伤等具体因素;②使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分析疾病所得到的病因,如六淫、痰饮、瘀血等,它们是分析“脉证”而得到的,并作为“脉证”产生的原因而存在。在古人看来,二者没有区别。如陈氏“三因说”,其病因分类的依据是病因的第一个含义,而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起到的是第二个含义的作用。在明清《金匮要略》注家看来,使用“辨证求因”的方法所得到的病因,从病位角度分类也似乎合理(注意:只能讲通“一者”、“二者”,不能讲通“三者”)。这可能是他们虽十分清楚陈氏“三因说”不同于仲景的“三条”,却仍然把“三条”解为“三种病因”的原因。建国以后,病因的概念越来越固定于第一个含义,研究者对明清《金匮要略》注家的“三因说”也就越来越趋向否定。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