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依据,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实验研究,揭示中药药效物质,阐明药效机制。
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1.一般药理学方法或可称为中西药药理研究共同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类:
(1)实验药理学方法 以健康动物(包括清醒动物和麻醉动物)和动物正常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受体分子和离子通道等为实验对象,进行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该方法对于分析药物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实验治疗学方法 以病、证模型动物或组织器官为实验对象,观察药物治疗作用。实验治疗学方法既可在整体进行,也可用培养细菌、寄生虫及肿瘤细胞等方法在体外进行。
(3)临床药理学方法 以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并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促进新药开发,推动药物治疗学发展,确保合理用药。
2.中药药理学特殊的研究方法
由于中药药理学研究对象是中药单味药及其复方的药理,无论是单味药或复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都很复杂。中药药理研究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忽略病与证的结合问题,从而决定中药药理学方法有其区别于一般药理学方法的特殊性。
(1)中药活性物质和药理活性的筛选方法
分为广筛法和定向法两种。广筛法是设定明确的实验指标,从大量的药物、有效部位或单体中筛选出具有某种特殊作用的药物。如从大量的中药成分中筛选出对白血病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药青黛(有效成分靛玉红);从对疟原虫鼠疟的抑制筛选出具有抗疟作用的中药青蒿(有效成分青蒿素)等,均采用了广筛法。定向筛选法是以中药及其复方的功效、主治为线索,设计药理实验,验证药理作用。比较成功的例子如从理气止痛中药玄胡索中筛选出具有镇痛作用的活性成分玄胡索乙素,从活血化瘀药中研制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等。
(2)综合集成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
中药药性理论是数千年来指导临床实践的基本理论,其内涵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配伍宜忌、组方原理等多个方面,又与中医基础理论紧密相联,将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事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局。但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中药药性理论的模糊性,决定了单靠一两个学科很难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规律。如从中药基原而言,植物、动物来源的中药,亲缘关系愈近,活性成分愈相似,功效愈相似,而研究其中的规律就涉及到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同一植物、动物基原,不同的药用部位、不同的采集时间、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所含活性成分的质和量有差异,药性、功效主治也有差异,而研究其间的相互关系又需要集成药用植物栽培、养殖技术、中药炮制学的理论和方法。中药进入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个体体质的差异性。经口用药又有一个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研究相关专题与血清药化学、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人类基因组学、疾病代谢组学有很大关系,因此,研究中药药性理论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稳步推进,逐一突破,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3)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
中药是一个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一般多使用粗制剂,经口服用,经过吸收、分布、代谢而发挥作用。针对这样的实际状况,日本学者在1984年提出“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它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与用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的体外实验相比,既保持了体外实验条件可控性强、药物效应易于检测、可深入揭示药物作用机理的优点,又能够防止中药粗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实验的干扰,反映中药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再经生物转化、最后产生药理效应的真实过程,并代表了药物在体内产生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目前在中药药理实验研究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4)病证动物模型方法
某些药物,多在病理情况下才产生作用,如五苓散对健康人、正常小鼠、家兔均无利尿作用,但对有水代谢障碍者有利尿作用。白虎加人参汤能降低血氧嘧啶性糖尿病动物血糖,但对正常动物血糖无影响。所以要建立与临床一致的病理模型进行药理试验。
医考必过网推荐网络课程!超高通过率!
|
||||
课程名称 | 试听 | 报 名 | ||
医师、执业药师、护士、卫生资格4大辅导热招中! |
试听
|
|
||
外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网上辅导火爆热招! |
试听
|
|
||
全科医学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助考之星题库版+押题版 |
试听
|
|
||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班次热招 |
试听
|
|
||
医师资格(技能+临床+口腔+公卫+中医)火爆招生! |
试听
|
|
||
初级药士考试网上辅导火爆招生!零基础高效通关! |
试听
|
|
||
临床检验技士考试网校辅导火爆热招 资深专家全程视频 |
试听
|
|
||
临床执业医师精品无忧班招生方案 |
试听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