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呼吸系统
1、呼吸道梗阻:
(1)上呼吸道梗阻:梗阻部位在喉头以上,可分为机械性及机能性。
原因:机械性梗阻的原因有舌后坠、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阻塞、喉头水肿等。机能性原因有喉痉挛。
预防及处理:
①全身麻醉下发生的呼吸道梗阻,其“梗阻”症状可不明显,因此应密切观察,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更为重要。
②舌后坠时可将头后仰、托起下颌或置入口咽通气道。
③吸除口咽部分泌物,将病人头转向一侧,有利于分泌物的流出。
④喉头水肿多发生于婴幼儿及气管导管插入困难者,遇此情况,可预防性静注氢化可的松0.5-1.0mg/kg;术后发生喉头水肿者除吸氧、激素治疗外,严重者尚需行气管切开。
⑤轻度喉痉挛者可加压给氧,严重者可经环甲膜穿刺置入粗针头行加压给氧,多数均可缓解。对上述处理无效或严重喉痉挛下刺激喉头;采用硫喷妥钠麻醉或行尿道、宫颈扩张等手术时,应给予阿托品0.3-0.5mg,预防喉头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2)下呼吸道梗阻:梗阻部位在喉头以下者。
原因:机械性梗阻最常见原因是气管导管扭折、导管斜面过长而紧贴在气管壁上、粘痰或呕吐物误吸堵塞气管及支气管。机能性原因为支气管痉挛,多见于浅麻醉时、支气管内异物、炎症刺激、肌松药的组胺释放作用以及支气管哮喘者。
预防及处理:
①仔细挑选气管导管,过软或不合格者应丢弃。
②经常听诊肺部,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③维持适当麻醉深度,预防及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诱因。保持麻醉深度及氧合(通气)适当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重要措施,必要时可静注氨茶碱0.25mg或氢化可的松100mg.
2、通气量不足:
(1)原因:
①麻醉药对呼吸中枢的抑制;肌松药对呼吸肌的麻痹而辅助呼吸及控制呼吸又不充分者。
②吸入麻醉药残存0.1mac时仍可抑制缺氧-通气反应,致麻醉恢复期通气不足。
③麻醉恢复期肌松药的残存作用。
④术中过度通气2小时可消耗近3l的co2储备,术后机体则需降低通气量以补充所消耗的co2,故有通气量不足,且可导致低氧血症。
⑤术中所用麻醉性镇痛药常为术后呼吸抑制的重要原因,尤以高龄、肥胖者为然。
⑥麻醉期间发生通气不足时,主要表现为o2潴留;而恢复期发生通气不足,除o2潴留外,还可发生低氧血症,而后者的威胁尤甚。
(2)预防及处理:
①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应适当,避免通气不足或长时间过度通气。
②加强围术期病人的呼吸功能监测,尤其对高龄、肥胖等“高危”病人。
③严格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即呼叫病人可睁眼、抬头、握拳、用力吸气压力可达2.94kpa(-30cmh2o)、tof中t4/和t1>70%,可避免或减少麻醉恢复期的通气不足。
3、低氧血症:吸空气时pao2<8kpa(60mmhg)或吸纯氧时pao2<12kpa(90mmhg)。
(1)原因:
①麻醉机故障、氧气供应不足等致吸入氧浓度过低。
②气管内导管可随头部的活动而移位:头向前屈曲可使导管内移1.9cm,可能使导管进入一侧支气管;头向后仰伸可使导管向外移动1.9cm而滑出气管外。
③全麻下可发生微型肺不张,且可持续到术后。肺不张时肺内分流增加,可导致低氧血症。
④全麻下frc可降低15%-20%,使呼吸肌张力增加,结果使肺容量更加降低。
⑤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足时,可同时发生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
⑥上腹部手术较其它部位手术更易出现手术后低氧血症。
⑦高龄、肥胖及吸烟者,因闭合气量增加,术中、术后均易发生低氧血症。
(2)预防及处理
①解除原因,如呼吸道梗阻等。
②术中监测血气及spo2,早期发现和处理低氧血症。
③因肺不张、肺容量减少所致的低氧血症,可采用peep(5-10cmh2o)治疗。
④全麻恢复期病人应监测spo2,并面罩吸氧,维持spo2≥94%.
⑤高危病人术后应行预防性机械通气。
(二)循环系统
1、低血压:
(1)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低于10.6kpa(80mmhg)者称为低血压。
(2)原因:
①术前禁食、清洁洗肠或术中失血引起血容量不足。
②麻醉药对循环的抑制(负性肌力或外周血管扩张作用)。
③手术操作压迫上、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④正压通气引起胸内压增高,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⑤并存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⑥继发于其它严重心肺并发症,如心肌缺血、心包填塞、气胸、肺梗塞等。
(3)处理:
①解除病因:尽量解除导致低血压的原因;麻醉药的应用方法应合理,药量适当。
②适当补充容量,可行液体负荷试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