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护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2)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5-11-30 22:21
AG属于中医学生脉的范畴。生脉应该涵盖3方面的含义:一是血管管腔增粗;二是处于关闭状态的血管出现再通现象;三是生成新的血管。中医认为,脉的柔

AG属于中医学“生脉”的范畴。“生脉”应该涵盖3方面的含义:一是血管管腔增粗;二是处于关闭状态的血管出现再通现象;三是生成新的血管。中医认为,脉的柔韧、舒缩、生成以及血液的畅行与五脏的功能均有关系,其中以肾气为本,并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濡养。“气血互根、脉为血之府”,“经乃脉所有由之真路也,脉者,资使之肾间动气,资生胃中谷气,贯出于十二经脉”(《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因此,调整五脏阴阳气血,益气通脉使之平衡协调,可促进血脉之生成达到“生脉”功效,且益气活血生脉也包含有“祛瘀生新”的含义,瘀血去,则新血及新脉生,生新脉又反过来促进瘀血祛除。

梅爱农等32-33观察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干预大鼠脑梗死皮层AG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通心络干预组缺血皮质血管密度和VEGF阳性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为高(P<0.01);Wstern blot显示通心络组大鼠缺血侧与对侧皮层caspase-3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通心络胶囊可促进脑梗死大鼠脑皮质AG和保护皮层神经元。廖维靖等[9-10]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当归多糖对大鼠MCAO短暂缺血性脑损伤后Ang-1和Ang-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多糖治疗组梗死灶周围Ang-2蛋白表达水平比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增强(P<0.05)。还观察了当归在MCAO缺血损伤再灌注后3、6、12 h,1、3、7 d不同时间点对VEGF和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归组除再灌注后3 h外各个相应时间点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当归组层粘连蛋白在缺血再灌后3、7 d时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提示当归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血管生成。周琴等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标记血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阿魏酸钠(川芎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血管形态和脑微血管直径的变化。结果显示,阿魏酸钠组在术后2、7、14 d的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术后7 d,治疗组脑血浆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直径<3μm的血管约占47%,新生血管增多。提示中药提取物阿魏酸钠能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关。中药复健片可显著增加MCAO大鼠脑内bFGF、VEGF、PDGF的表达。中药(脑溢安)可上调脑内与血管新生关系最为密切的VEGF表达,体外培养也发现中药(脑溢安)可上调缺氧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上,用线栓法复制一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到中药单体环维黄扬星D能促进脑缺血-复流神经轴突和微血管的新生。

电针:

传统针刺疗法具有“整体良性的调节”作用,对机体发挥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调节作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显效是否与调控血管新生有关的认识,正倍受关注。有研究表明,针刺可增加bF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短暂性大脑中动脑闭塞(MCAO)大鼠VEGF星状胶质细胞的表达和梗死大脑血管的形成,增强急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VEGF、Flt-1的表达,减轻缺血后脑损伤,促进脑功能的康复。电针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时神经黏蛋白表达递增有一定调控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电针大椎、百会穴可改善脑血流量,阻止脑缺血后血流量的下降,从而保护缺血性脑神经元的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数量上升,增进缺氧缺血模型的神经修复功能,可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表达在细胞数量上及强度上明显递增,从而阻止神经细胞内Ca2+超载,稳定细胞内环境。

3、展望:

缺血性脑血管病AG的中西医研究是近些年来医学的热点。AG是机体在血管闭塞状态下的病理生理性代偿反应,除受其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严密调控外,还受到内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交互作用的影响。AG属于中医学“生脉”的范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的“生脉”法、活血化瘀法、电针等能促进缺血周围区的AG和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由于中医药对AG研究刚刚开始,因而对单个指标研究较多,而对AG因子之间作用规律研究较少,应从AG系统出发,研究中医药促进AG的作用环节,以及这些环节相互作用规律。拓展中医药对AG的研究范围,开展对中药有效部位及有效单体的研究,以开发能促进AIS的AG特效中药。如果能用中医理论深入阐述疾患与AG的关系,这将会从AG视角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临床治疗与应用开辟新的领域。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