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201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大纲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1-10 19:33
2014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2014年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

    2014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2014年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已经公布,我们总结了201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大纲,请您参阅:

    免费下载:201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大纲-基础知识.doc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一、阴阳五行
学说 (一)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

4.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二)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

3.指导疾病的诊断 1

4.指导疾病的治疗 1

二、藏象 (一)藏象学说的概念和特点 1.藏象的基本概念 1

2.藏象学说的特点 1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 1

(二)心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三)肺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四)脾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五)肝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六)肾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二、藏象 (六)肾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七)胆 胆的生理功能 1

(八)胃 胃的生理功能 1

(九)小肠 小肠的生理功能 1

(十)大肠 大肠的生理功能 1

(十一)膀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 1

(十二)三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 1

(十三)脑 脑的生理功能 1

(十四)女子胞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

(十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

2.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

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

三、精气血津液神 (一)精 1.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 1

2.人体之精分类与功能 1

(二)气 1.气的生成 1

2.气的生理功能 1

3.气的运动 1

4.气的分类 1

(三)血 1.血的生成 1

2.血的运行 1

3.血的生理功能 1

(四)津液 1.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1

2.津液的生理功能 1

(五)神 神的生成与功能 1

(六)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帅 1

2.血为气母 1

(七)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 1

2.气能行津 1

3.气能摄津 1

4.津能生气 1

5.津能载气 1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三、精气血津液神
  (八)精血津液之间
的关系 1.精血同源 1

2.津血同源 1

(九)精气神之间的
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1

2.精能化气 1

3.精气化神 1

4.神驭精气 1

四、经络 (一)经络学说 1.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1

2.经络系统的组成 1

(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1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

3.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

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

(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主要特点 1

2.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1

3.任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1

4.冲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1

5.带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1

(四)经络的生理
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 1

2.运输渗灌作用 1

3.感应传导作用 1

4.调节作用 1

(五)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及其传变 1

2.指导疾病的诊断 1

3.指导疾病的治疗 1

五、病因 (一)六淫 1.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 1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

(二)疠气 1.疠气的致病特点 1

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

(三)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1

(四)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 1

2.饮食不洁 1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五、病因 (四)饮食失宜 3.饮食偏嗜 1

(五)劳逸失度 1.过度劳累 1

2.过度安逸 1

(六)痰饮 1.痰饮的形成 1

2.痰饮的致病特点 1

(七)瘀血 1.瘀血的形成 1

2.瘀血的致病特点 1

3.瘀血的病证特点 1

(八)先天因素 1.胎弱 1

2.胎毒 1

六、发病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与发病 1

2.体质与发病 1

3.精神状态与发病 1

(三)发病类型 1.感邪即发 1

2.徐发 1

3.伏发 1

4.继发 1

5.复发 1

6.合病与并病 1

七、病机 (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

(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胜 1

2.阴阳偏衰 1

3.阴阳互损 1

4.阴阳格拒 1

5.阴阳亡失 1

(三)气的失常 1.气虚 1

2.气滞 1

3.气逆 1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七、病机 (三)气的失常 4.气陷 1

5.气闭气脱 1

(四)血的失常 1.血虚 1

2.血行失常 1

3.血热 1

(五)气与血关系失调 1.气滞血瘀 1

2.气虚血瘀 1

3.气不摄血 1

4.气随血脱 1

5.气血两虚 1

(六)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 1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七)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1

2.气随津脱 1

3.津枯血燥 1

4.津亏血瘀 1

(八)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 1

2.寒从中生 1

3.湿浊内生 1

4.津伤化燥 1

5.火热内生  

(九)疾病传变 1.疾病传变的概念 1

2.病位传变 1

3.病性转化 1

4.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

八、防治原则 (一)预防 1.未病先防 1

2.既病防变 1

(二)治则 1.正治与反治 1

2.治标与治本 1

3.扶正与祛邪 1

4.调整阴阳 1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七、病机 (三)气的失常 4.气陷 1

5.气闭气脱 1

(四)血的失常 1.血虚 1

2.血行失常 1

3.血热 1

(五)气与血关系失调 1.气滞血瘀 1

2.气虚血瘀 1

3.气不摄血 1

4.气随血脱 1

5.气血两虚 1

(六)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 1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七)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1

2.气随津脱 1

3.津枯血燥 1

4.津亏血瘀 1

(八)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 1

2.寒从中生 1

3.湿浊内生 1

4.津伤化燥 1

5.火热内生  

(九)疾病传变 1.疾病传变的概念 1

2.病位传变 1

3.病性转化 1

4.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

201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大纲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伤寒论 一、太阳病辨证论治 (二)太阳病变证 4.脾虚证(小建中汤证) 1

5.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证) 1

6.热实结胸证(小陷胸汤证〕 1

7.痞证(半夏泻心汤证、旋覆代赭汤证) 1

二、阳明病辨证论治 (一)阳明病本证 1.阳明病热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1

2.阳明病实证(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 1

(二)阳明病变证 湿热发黄证(茵陈蒿汤证) 1

三、少阳病辨证论治 (一)少阳病本证 少阳病本证(小柴胡汤证) 1

(二)少阳病兼变证 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 1

四、太阴病辨证论治 太阴腹痛证 太阴腹痛证(桂枝加芍药汤证) 1

五、少阴病辨证论治 (一)少阴病本证 1.少阴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 1

2.少阴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猪苓汤证) 1

(二)少阴兼变证 1.兼表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1

2.疑似证(四逆散证) 1

六、厥阴病辨证论治 厥阴病本证 1.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 1

2.厥阴病寒证(当归四逆汤证、吴茱萸汤证) 1

3.厥阴热利(白头翁汤证) 1

七、霍乱病辨证论治 霍乱病辨治 霍乱病辨治(理中丸证) 1

八、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 瘥后劳复证 瘥后劳复证(竹叶石膏汤证) 1

金匮要略 一痉湿暍病篇 (一)痉病证治 柔痉证治(瓜蒌桂枝汤证) 1

(二)湿病证治 1.风湿在表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1

2.风湿兼气虚证(防己黄芪汤证) 1

二、中风历节病篇 历节病证治 1.风湿历节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1

2.寒湿历节证(乌头汤证) 1

三、血痹虚劳病篇 (一)血痹证治 血痹重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1

(二)虚劳病证治 1.虚劳失精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1

考试
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
科目

金匮要略 三、血痹虚劳
病篇 (二)虚劳病证治 2.虚劳腰痛证(肾气丸证) 1

3.虚劳不寐证(酸枣仁汤证) 1

四、肺痿肺痈
咳嗽上气病篇 (一)肺痿证治 1.虚热肺痿(麦门冬汤证) 1

2.虚寒肺痿(甘草干姜汤证) 1

(二)肺痈证治 1.邪实壅滞证(葶苈大枣泻肺汤证) 1

2.血腐脓溃证(桔梗汤证) 1

五、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1.胸痹病机 1

(一)胸痹证治 2.类证鉴别 1

3.胸痹主证(瓜蒌薤白白酒汤证) 1

  4.胸痹急证(薏苡附子散证) 1

(二)心痛证治 心痛急证(乌头赤石脂丸证) 1

六、腹满寒疝
宿食病篇 腹满证治 1.脾胃虚寒证(大建中汤证) 1

    注:

    1.组方原理指据证审机、立法遣药、合理配伍的逻辑联系。

    2.加减化裁主要细则中涉及的常用加减、附方。

    3.鉴别应用指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在主治、组成、配伍、功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4.凡大纲中涉及的方剂,考生均应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