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脏器的总称。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后世医家将此概括为“六腑以通为用”。
一、胆的生理功能
胆又称“中精之府”“中正之官”;胆汁有助于消化,故胆为六腑之一,又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称为“奇恒之腑”。主要的功能有:
1.贮藏和排泄胆汁 参与饮食物的消化。
2.主决断 胆的生理功能,与人体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决断及勇怯方面。
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1.胃分为上脘(包括贲门)、中脘(即胃体)和下脘(包括幽门)。
2.生理功能
①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故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
②主腐熟水谷,腐熟即初步消化的意思。受纳于胃的水谷在胃不断蠕动和胃阳气蒸化作用下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胃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
3.胃的生理特性
①胃气下降: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以通降为正常。
②喜润恶燥: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可致胃中津液每多受损。
三、小肠的生理功能
1.受盛和化物
受盛就是以器盛物,即接受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
化物: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2.泌别清浊
所谓“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转输全身;所谓“浊”,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输送到大肠。
3.小肠主液
概念:指小肠在吸收谷精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的生理功能。
应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治疗泄泻。
四、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化糟粕 将由小肠而来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2.大肠主津 大肠在传化糟粕过程中,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使之形成粪便。
五、膀胱的生理功能
1.汇聚水液——州都之官,津液之府
2.贮尿和排尿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有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六、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概念有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辨证三焦的不同。被称之为“ 孤府”。
(1)六腑三焦: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有着特定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
生理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津液——决渎之官。《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
(2)部位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
上焦——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
中焦——横膈以下至脐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
下焦——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
生理功能:
①通行诸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运行于全身。“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难经》)
②运行津液——津液运行以三焦为通道。三焦对津液代谢的协调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3)辨证三焦:既非六腑三焦,亦非部位三焦,而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可能是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而来。
复习资料强化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例题解析】
“受盛之官”指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正确答案”C
主受纳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正确答案”B
主化物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正确答案”C
“中精之腑”指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正确答案”A
“水谷之海”指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正确答案”B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