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理论的影响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的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哲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有:精(气)是宇宙的构成本原,宇宙万物都由精(气)化生,而精(气)或由“道(无)”生,或由“太极”产生,或定义为最原始的物质而称为“元气”;精(气)是运行不息,变化不止的,因而推动和调控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将宇宙万物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人体内精、气各自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此精气的概念及其生成本原,与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其理论的形成,又与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理论体系接纳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的精气理论。中医学的生命理论是建立在其自身的精气学说的基础上。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又是生命信息的载体和机体各部联系的中介。
1.对中医学精理论建立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泛指人体内一切有用的液态精华物质。既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还包括精的衍生物如血、津液、髓等。先天之精藏寓于肾,成为肾精的主体部分;后天之精输送到脏腑中,称为脏腑之精。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充养下合化为生殖之精,是形成胚胎,繁衍生命的根源;后天之精在先天之精所化之原动力的激发下,化气生神以推动和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中医学所说的精,是指实在的,有形的,常呈液态而藏寓于脏腑之中的精华物质。它是人之形体与精神的生成之源,生命繁衍之本,因而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学的精理论,来源于古人对人类自身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是由对生殖之精的认识发展而来。古代哲学的精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的精学说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古代哲学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内的精或精气是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化生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的认识的产生,无疑在方法学上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形成根源“水地说”的出现,对中医学精学说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即是精,水生万物对两性之精结合产生新的生命个体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古代哲学认为精气分阴阳,阴阳和则万物生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内之精分阴阳,阴精与阳精协调共济则形体康健、精神内守等理论的建立,也有一定影响。作为人体生命本原的精,本由父母的阴阳生殖之精相合而成,自然含有阴阳两种成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体内阴精与阳精匀平,其化生的阴气与阳气的运动和功能有序谐和,则人体康健,精神内守,因而对病邪的抵抗力强。即《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精是正气化生的物质基础,精不足则正气虚,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正气,应是由精所化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的,在体内运行不息的一种极细微物质,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它的运动不息,发挥抗御病邪和促使机体康复的功能,而其自身,是流动的物质,是具有抗邪和康复功能的气,并非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也非“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
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在古代哲学的精学说的生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建立,也有诸多的启示意义。但中医学的精理论,是关于人体之精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的理论,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持的生命理论;而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则是一种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的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它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所谓“气充形,形寓气”,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此气由精化生,是比精更为细微的且具有很强活动力的涵有巨大能量的物质,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运行分布全身。气的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激发和调节着脏腑的功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