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肉,包括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有保护内脏、抗御外邪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肌肉的腠理称为肌腠。脾在体合肉,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和四肢的功能。正如张志聪注释《素问·五藏生成》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若脾失运化,精气血津液生化无源,长期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健脾胃生精气是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素问·痿论》称为“治痿独取阳明”。
四肢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称“脾主四肢”。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传输无力,则四肢的营养缺乏,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口腔主接纳和咀嚼食物,食物经咀嚼后,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医学网搜集整理)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
脾之华在唇,是指口唇的厚度、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厚实、红润光泽;脾失健运,气血衰少,则口唇较薄、口唇淡白不泽。
3.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相关。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比思维、思考等概念更广。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正常思虑,人人皆有,对机体有益,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引起气机障碍,导致气滞或气结,即所谓“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最易妨碍脾气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所谓“思伤脾”。
4.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传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气失却推动激发之能,则见涎液分泌量少,口干舌燥。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阳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使脾运不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由此而起。又因时逢炎夏,湿与热兼,湿热交相为病,多见身热不扬、肢体困重、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湿热不解的症状。治疗应因时制宜,除湿而热自退,所谓“湿去热孤”之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