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11-14 12:54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四方面。 1.沟通联系作用 经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四方面。

  1.沟通联系作用

  经络可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主要有四种联系:

  一是脏腑与体表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相互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结聚于经筋,并散布于皮部,从而使皮肤、四肢、筋肉组织与内脏之间,通过经脉而沟通联系起来。

  二是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连目系,其别络又上行于舌;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连“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等。

  三是脏腑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有二,即十二经脉各经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其次是某些经脉还可联系多个脏腑,如胃经之经别上通于心;脾经“注心中”;胆经的经别贯心;肾经“从肺出络心”、“上贯肝”;心经“却上肺”;肝经“上注肺”、“挟胃”;小肠经“抵胃”等,从而构成了脏腑间的多种联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四是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其主要体现有三:即十二正经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其次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再次则是奇经八脉之间亦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如手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之大椎穴;阳跷脉与督脉则会于风府穴;足三阴经和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冲脉前与任脉相并,后则通督脉,而任、督两脉通会于十二经脉,可容纳十二经脉气血,故冲脉又称“十二经脉之海”;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等。

  2.运输渗灌作用

  经络通行气血,可濡养脏腑组织。气血之所以能输达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作用,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和渗灌。

  3.感应传导作用

  即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如针刺的“得气”、“行气”现象即是经络感传的体现。

  4.调节机能平衡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发病机理变化

  一是经络为病邪由表传里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外邪可通过经络从皮毛腠理而内传脏腑。如风寒袭表入里犯肺等。二是经络亦为脏腑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故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故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如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致肺热壅滞而喘咳胸满等。三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病变可反映于体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真心痛,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胃火上炎可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等,皆为经络传导之反映。

  2.指导疾病诊断

  一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以分经诊断疾病。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为肺病。又如头痛,痛在前额,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头两侧,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头巅顶,则多与厥阴经有关。二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常有助于疾病的循经诊断。如肺病可在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

  3.指导疾病治疗

  如针灸、按摩,可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取穴。其经穴的选取,亦是根据病属何经,再进行“循经取穴”。又如药物治疗,亦以经络为通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而使药到病所,发挥治疗效应。如治头痛,属太阳经者可用羌活,属少阳经者可用柴胡,属阳明经者可用白芷,并可引导其他药物归人上述各经,以发挥治疗作用。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