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骨盆测量方法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4-04 02:45
骨盆测量方法:骨盆测量X线骨盆测量能经较精确地测量骨盆内径和胎头大小医|学教育,观察骨盆形态和胎

骨盆测量方法:

骨盆测量

X线骨盆测量能经较精确地测量骨盆内径和胎头大小医|学教育,观察骨盆形态和胎位、从而判断产妇有无自然分娩的可能性。

(一)摄片体位和方法

在满足测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曝光量力求减少。目前多主张摄前后位片和侧位片。

1.前后位片仰卧位或立位,前者较好,可使体厚稍薄。主要观察骨盆横径。摄仰卧位片时要求两髋和两膝半屈,记录耻骨联合至台面的距离

2.侧位片侧卧位,立位或仰卧位水平投照。摄片要使两侧股骨头重合。摄侧位片时,两腿尽量伸直,两腿间夹以沙袋固定,以避免股骨与耻骨联合重叠。记录臀中线至台面的距离。

(二)校正尺的制作和使用

测量骨盆各径线时要对摄片引起的放大进行校正。通常用一特制金属尺,每隔1cm打一小孔,将其置于距台面的不同高度,摄制成一套校正尺,然后用此套尺进行测量。选用和臀中线至台面距离相应的校正尺在侧位片上测骨盆各前后径;选用耻骨联合至台面距离减去10cm的校正尺在前后片上测量骨盆各横径。

(三)骨盆各径线的测量方法(图6-14)

骨盆入口前后径;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上缘向下1cm处至骶骨的距离。

骨盆入口横径:前后位片上骨盆入口的最大横径。

骨盆中部前后径: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下缘经两侧坐骨棘的平均点至骶骨面的距离。

骨盆中部横径:前后片上两坐骨棘间的距离。

骨盆出口后半前后径:侧位片上两侧坐骨结节之间中点至骶骨末节的联线。

骨盆出口横径:在前后位片上,沿骨盆外侧壁及闭孔外侧壁作联线,并将此线延伸与坐骨结节下缘相交。取两侧交点之间的距离。

(四)胎头测量

测量胎头的方法很多,通常测量胎头平均直径和平均周径。胎头顶部到达坐骨棘平面称为胎头入盆或称衔接。胎头部分入盆后,正位观胎头中心与母正中线相重合,故可用测量骨盆前后径相同的校正尺在侧位片上测胎头。侧位观胎头中心与测量骨盆横径的平面不相重合,故需先在侧位片上测得胎头中心至母体背侧线的垂直距离,然后用相应的校正尺在正位片上测量胎头。胎头平均直径的测量方法是测量胎头任意两条互相垂直的最大径,取其平均值即得。胎头平均周径按以下公式求得。

胎头平均周径(cm)=胎头平均直径(cm)×π+1.5(cm)

π为圆周率,约3.14;1.5cm是头皮增加的周径。正常胎头平均直径为10.5cm,平均周径为34-35cm.胎头在分娩过程中受产道的压力可略塑形变小,以利于胎儿娩出。

(五)骨盆形态

按照骨盆入口形态可分为四型:

1.女型 卵园形,横径略大于前后径。

2.猿型 卵园形,前后径略大于横径。

3.扁平型 前后径比横径小3cm以上。

4.男型 呈钝三角形。

骨盆形态是影响分娩的重要因素,女型骨盆最利于分娩,男型和扁平骨盆常会造成分娩困难。此外骶骨的形态和倾斜度、骨盆倾斜度对分娩也有一定的影响。骶骨呈钩形或弧度过大过小,骶骨过度前倾形成所谓漏斗型骨盆,以及骨盆倾斜度过大均不利于分娩。

(六)测量结果的判断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主要决定于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以及胎头的大小和位置。骨盆是比较固定的,故分析时要着重考虑骨盆的情况。现将骨盆各径线测量结果的判断方法简述如下:

1.骨盆入口前后径加横径小于23cm有难产可能,但两径线相差约为2cm有利于胎头通过。

2.骨盆入口前后径加横径小于21.5cm或入口前后径小于9cm,必须剖腹产。

3.骨盆中部前后径加横径不得小于21cm.

4.骨盆出口横径加后半前后径不得小于15cm.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