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实验室检查(2)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1-26 00:39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肿大、坚硬。正常的甲状腺滤泡结构广泛地被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生发中心取代。甲状腺滤泡孤立,小片状,滤泡变小、萎缩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肿大、坚硬。正常的甲状腺滤泡结构广泛地被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生发中心取代。甲状腺滤泡孤立,小片状,滤泡变小、萎缩,胶质稀少。甲状腺滤泡出现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变化,早期有部分滤泡增生,滤泡腔内胶质多;随着病程进展,滤泡变小和萎缩,腔内胶质减少,其上皮细胞肿胀增大,胞浆呈明显的嗜酸染色反应,称为Askanazy细胞。发生甲减时90%的甲状腺滤泡已被破坏。

桥本甲状腺炎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隐性期(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无甲状腺肿或轻度甲状腺肿,TPOAb阳性,甲状腺内有淋巴细胞浸润。亚临床甲减期:甲状腺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破坏。临床甲减期:滤泡破坏,甲状腺萎缩。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

桥本甲状腺炎是公认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可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干燥综合征、慢性活动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并存。

目前认为桥本甲状腺炎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较为公认的病因是自身免疫疫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出现针对甲状腺组织的特异性抗体,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等。

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缘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衡,特别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遗传缺陷,使其正常抑制B淋巴细胞形成自身抗体的作用消失,由此导致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形成。TPOAb具有抗体依赖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h1)细胞因子也参与甲状腺细胞凋亡与损伤的过程。TSBAb占据TSH受体,促进甲状腺萎缩和功能低下。碘摄入量是影响桥本甲状腺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随着碘摄入量增加,本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碘摄入量增加可以促进隐性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发展到临床甲减。

六、治疗

1.仅有甲状腺肿、无甲减者一般不需要治疗。

2.限制碘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尿碘在100~200μg/L),可能有助于延缓甲状腺自身免疫破坏进展。有报道左甲状腺素可以使甲状腺抗体水平降低,但尚无证据说明其可以阻止病情进展。

3.桥本甲状腺炎伴亚甲减的治疗最有争议。对于起始治疗的TSH数值、治疗的利弊、治疗的人群等,尚无一致的观点。对于TSH>10mIU/L者一般主张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鉴于循证医学的证据不足以确定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且过度治疗又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因此多数学者提出,对TSH在4.5-10mIU/L的患者随访即可,特别是高龄老年患者。但是,美国ATA、AACE等机构的专家共识认为,轻度亚甲减只要掌握用药剂量,防止过度治疗,适当给予左甲状腺素也是可取的。当然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TPOAb阳性者、欲怀孕者、孕妇以及少年儿童,则需要常规使用左甲状腺素治疗亚甲减。

4.桥本甲状腺炎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

5.治疗主要针对甲减和甲状腺肿的压迫症状。对临床甲减者实施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已成共识,推荐采用左甲状腺素,没有必要使用T3或T3/T4混合剂型医学|教育网。

治疗的目标是将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需要终生服药。治疗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成人治疗评均剂量为125μg/天,按体重为1.6~1.8μg/(kg·天),老年患者需要较低剂量,大约1.0μg/(kg·天)。

服药方法:早晨空腹服用1次。从小剂量开始,特别是对具有心血管疾病、病程较长、病情严重的老年患者。小于50岁,无心脏病史者,可以尽快达到完全替代剂量,50岁以上服用左甲状腺素片要常规检查心脏状态,一般从每天25~50μg开始,每1~2周增加25μg,直至达到完全替代目标。有心脏病者宜每天12.5~25μg开始,每2周增加12.5~25μg,以免诱发和加重心脏病病情。

由于左甲状腺素的半衰期是7天,重新建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平衡一般需要4~6周,故初始服用左甲状腺素时,可以每4~6周复查激素指标,然后根据结果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直到达治疗目标。治疗达标后可以每6~12个月复查一次激素指标,必要时甲状腺超声检查。

压迫症状明显、药物治疗不缓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术后多发生甲减或甲减加重。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