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热病-中医执业医师考点(2)
四、调补脏腑,康复功能。外感热病邪自口鼻、皮毛由表入里损伤 脏腑,如影响肺主气司呼吸、脾胃和大小肠的运化水谷功能等;又因 高热出汗、呕吐或腹泻伤津耗气,加重正气衰惫。因此,热病瘥后,邪去正虚,必须增强 脏腑功能,调补 气血津液,扶助元气。根据病人 脏腑气血虚损部位、程度可进行以下调补,如“热病瘥后,正 气虚损未复,精神萎顿,睡眠不稳,食欲不佳,舌红少津,脉虚无力”,用《温热经纬》加味三才汤(人参、元参、生地、麦冬、五味子)补气益肺,养心生脉;“瘥后,气弱倦怠,动则气急,语声无力,语不接续”,治仿《温热经纬》集灵膏(人参、枸杞、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淮牛膝、白蜜、炼丸)摄肾补肺、滋阴益气;病后脾胃气虚,饮食不消,四肢无力,大便溏薄,甚或肢体浮肿,脉象虚弱,舌苔薄白,治以《局方发挥》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莲心、薏苡仁、砂仁、陈皮、神曲、大枣) 健脾益胃,理气助消化;《伤寒论》云 “大病瘥后,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人参、白术、茯苓、干姜)”,此为心 脾阳虚,宜补脾益气以健心神;热病瘥后,有 自汗、 盗汗等症状,宜用《温热经纬》清养补虚方药,如西洋参、生地、麦冬、黄连、甘草、小麦、百合、竹叶、茯苓、莲子心等药。此外,当归六黄汤、牡蛎散、玉屏风散之类方,可固表 敛汗、提高肺主气、外合皮毛、卫外抗邪功能,均可随症选用。
五、防治并发症、后遗症,防止病残。《温热经纬》“热疫为病,气血被其煎熬”。外感热病过程,除了外邪直接作用和损伤脏腑经络之外,还将人体的气血、津液灼伤形成瘀、痰,这些 病理产物潴留于体内,转变为继发致病因素,加剧或产生新的病症(现代医学称之为并发症、 后遗症),如在各种传染病中的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迁延为慢性咳喘;亦可由于 变态反应而出现与本病性质完全不同的并发症,如腥红热后的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等;有些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乙型脑炎引起的 失语、痴呆、瘫痪后遗症等。因此外感热病瘥后,要对并发症、后遗症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并积极防治。《疫证条辨》观察?“疫证瘥后,四肢浮肿。弗遂温补,宜清泄。”《伤寒论》指出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用牡蛎泽泻散泄热利湿,软坚消肿;瘥后怔仲、惊悸可参《伤寒论》的“伤寒脉结代, 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以补心通脉;“疫证失治于前,热流下部,滞於经络,以致腰膝疼痛,甚者起不能立,卧不能动……必成废人,宜木瓜、牛膝、续断、草解、黄柏、威灵,疏通经络,坚筋强骨”等。
上述外感热病瘥后调治仅是举例。在具体应用过程,同样要遵循中医中医辨证法原则,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随症施治,并要充分发挥中医药、 针灸、按摩以及其他方法进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