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经断复来-中医执业医师复习资料精讲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5-12-02 15:17
经断复来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绝经期妇女月

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或l年以上,再次出现子宫出血,称为“经断复来”。

一、病因病机

1.脾虚肝郁 脾统血,肝藏血。本因脾气不足,加之思虑劳倦,或忧郁过度,使脾气愈伤。中气不足,脾失所统,肝失所藏,冲任失固而致经断复来。

2.肾阴虚 老年妇人肾阴本虚,加之房劳损伤,复伤肾精。肾精不足,肝失润养,相火妄动,扰及血海而致经断复行。

3.湿热下注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职,郁久化热则湿热内生,或恣食膏粱厚味,或感受湿热之邪,湿浊下注,损伤带脉,迫血妄行,故致经断复行。

4.湿毒瘀结 素体虚弱,或多产房劳,或经期、产后不洁,湿毒秽浊之邪乘虚侵及冲任、子宫,日久瘀结,血不得归经,溢于下,故致经断复来。

二、中医辨证法

1.脾虚肝郁证

主要证候: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神疲肢倦,食少腹胀,胁肋胀满;舌苔薄白,脉弦无力。

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主方:安老汤(医学网搜集整理)。

2.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主方: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湿热下注证

主要证候: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或紫红,量较多;平时带下色黄有味,外阴及阴道瘙痒;口苦咽干,大便不爽,疲惫无力,纳谷不馨,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主方: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4.湿毒瘀结证

主要证候:绝经后复见阴道出血,量少,淋漓不断,夹有杂色带下,医'学教育网|整理恶臭;小腹疼痛,低热起伏,神疲,形体消瘦;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主方: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