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发明四诊法
扁鹊学成之后,开始四处行医,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诊断手法,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这就是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当时被扁鹊称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在史书记载的扁鹊诊疗案例中都有充分体现。
在中医四诊法中,望诊十分重要,是医疗实践的第一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生病时脸色、皮肤往往会发生变化,医生在了解病人症状时也会先观察气色,初步把握疾病的源头和轻重。望诊又十分深奥,仅仅通过望色就了解病情需要很深的功力。扁鹊就是一位精于望色的医生,被收入中学课本的《扁鹊见蔡桓公》就是对他出神入化的望诊技术最真切的写照。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希望能给参加医学考试的考生带来帮助),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除了望诊,扁鹊的切脉诊断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司马迁认为,扁鹊是最早把切脉诊断应用于临床的医生。
有一次,手握晋国重权的赵简子突然昏倒,五天都不省人事,众人都非常害怕,就把扁鹊找来。这一回扁鹊用切脉的方法,很快就诊断完了,他告诉众人不用大惊小怪,赵简子的脉搏跳动很正常,不出三天就能醒来。果然,两天半后,赵简子就醒了。
在这个故事中,扁鹊为赵简子切脉又快又准,是因为他发明了独特的寸口诊法。
实际上,在扁鹊之前,中医已经通过切脉来了解病情,当时通行的是三部九候诊法,就是在诊病时顺着血脉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非常麻烦。扁鹊则发现了人体脉络的一个交接点寸口,也就是我们平常数脉搏按的手腕部位。这也是扁鹊对中医诊疗手法做出的贡献之一。
望诊和切脉是四诊法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方法(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希望能给参加医学考试的考生带来帮助),扁鹊运用得也极为纯熟。当然,他也经常综合运用四诊法来治病救人。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恰好碰到虢国太子猝死。他先向虢宫中了解了太子的状况,根据经验判断太子可能是患了“尸厥症”,由于阴阳脉失调导致全身脉象紊乱,故看上去像已经死亡。他又通过试太子的下身是否仍有温度,听其耳朵是否有声响,看其鼻孔是否扩张,综合运用观颜色、听声息、问症状、切脉搏等手法,做出了太子依然活着的判断。然后,扁鹊在全面了解、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希望能给参加医学考试的考生带来帮助),虢太子果然“起死回生”了。
救治虢太子的例子全面展示了四诊法的功效和扁鹊的高超医术。扁鹊之后,中医确立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而扁鹊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医生,其开创之功永远为人铭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