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堂为何刊药目(2)
这些药目中除各自家传秘方、民间验方外,《同仁堂药目》和《宏济堂药目》还附有宫秘方以及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等知名中药。药目除介绍和概念详解药名、症状、服药剂量,《庆仁堂药目》对用药效果亦有较详细的介绍和概念详解。《永安堂药目》在每味药后还标有价格,如牛黄清心丸“每丸纹银一钱”,神仙换骨丹“每丸纹银三分”,手拈丸“每两纹银六分”等。
其五,对药目要科学辩证对待。药目保留了相当多的精华医|学教育网整理,有重要的医学、科研、文化价值,但也不乏糟粕。如同在1923年刻录的《宏济堂药目》与《同仁堂药目》(重刊)在“补遗”门下均有“保赤诚求饮”方,用于“治小儿出痘良方”,内容完全一致。其曰:
“陈茅厕坑靠粪旧砖三块……干净甜水一小盆……将砖烧透红,浸入水内片时,候泡落即提出沉净泥渣,遇有出痘小儿无论何时口渴即混此清水,随便饮之,并无臭味,较灌药甚易,小儿易愿饮此,不拘顺、险、逆三证悉能保活。此方乡村最为有益。小儿出天花时,传染甚重,或路远不及延致名医,或家贫无力购买药剂,往往辽耽误赤子性命,务望仁人将此方广传乡里,劝各家砌茅坑以备用砖,但万不可向北勿致有犯。神明则救世之功大矣,尝思凡病皆有丸药,独痘证十二天之内时时变相无定,难拘成格以立丸方,讲求多年迄无妙法,今得此方试之皆效,因刻印以广布之。”
此方因简单方便而对“乡村最为有益”,所以医家希望“仁人将此方广传乡里”,这显然考虑到了当时农村就医困难的现实,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此方在科学性上难以验证,卫生更没有保证,至于“砌茅坑以备用砖”、“万不可向北勿致有犯”则属无稽之谈,应谨慎对待。
中医药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它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药典、古籍、验方、药目等都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整理、挖掘、辨析和传承,如是,则善莫大焉,受益者多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