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卿治疗儿童多动症成功经验
张士卿治疗儿童多动症成功经验:
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如兴奋、睡眠差,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等,而学龄期最为显著,多数病儿年龄增长后症状逐渐减轻乃至自然消失,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5%~10%,在我国,其发病率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性患儿约为女性患儿的4~9倍,多发于6~14岁。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行为障碍,如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情绪障碍,如易怒、易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学习困难,如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严重的可以出现逃学、说谎、偷窃等行为,甚至会发展为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故对本病的防治是儿科临床一个重要课题(医学网搜集整理)。
中医学无多动症病名的记载,但在一些医籍中有一些与多动症一些症状相类的描述。如《灵枢。行针》“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又如《寿世保元》云:“徒然而忘其事也,尽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这些描述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其属中医肝风、失聪、健忘范畴,与心、肝、脾、肾诸脏关系密切,部分医家从心脾入手、从脾肾入手,研究本病。
张士卿教授系甘肃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甘肃中医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他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除了与其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亏乏,精血不充,以致心神无以受奉,肝木不得涵养,体内阴阳失衡,阳动有余、阴静不足,神魂志意不周有关外,很多情况下和痰瘀互结、清窍受蒙亦关系密切。
痰瘀攻于心脑而生多动诸证
张士卿指出,痰瘀相关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对于痰瘀相关的理论和治疗已初见端倪,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成矣。”又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结,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说明了津液与血瘀相互影响的病变过程。后世历代医家据此不断对痰瘀理论进行发挥,清代医家唐容川更是在《血证论》中明确提出“血瘀积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张介宾也说:“痰指人之津液,无非水谷所化,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水”等等。可见,痰与瘀虽是人体内不同的病理产物,但是两者却有着共同的一点,都是体内津血运行失常的病理反应。由于“津血同源”这一生理基础,导致痰瘀之间相互转化,相互搏结,共同为患,容易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所以古人早就有“怪病多痰”、“怪病属瘀”等认识。
就小儿而言,其体质特点为“阳常有余”,“心热为火同肝论”,所以,临床上心火易亢者居多,心火亢盛,心神不宁,加之火盛烁津,炼液为痰,痰滞血涩,瘀阻不行,就容易导致痰瘀互结。同时小儿肝常有余,有余则易升发太过而横犯脾土,脾土受制运化不及,最易生湿生痰;痰气交阻,又易致一身气血之营运不周而血瘀,也可形成痰瘀互结。因胎儿难产、产伤,或幼小时跌打损伤,使头身等处留有瘀血不消;或因所愿不遂,情怀不畅、气郁不舒,气血失和,凝痰生瘀。加之小儿体质本有“脾常不足肾常虚”之特点,若因风、火、痰、瘀互结,气机升降不调,必致心、肝、脾、肾诸脏气不平,阴阳逆乱,气机升降不调,或气血不能上荣髓海,痰瘀攻于心脑而生多动诸证
治法以养心安神配合涤痰活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