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消渴的定义|源流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01-12 07:59
消渴的定义|源流:一、定义: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的病证。

消渴定义|源流

一、定义

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的病证。常因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

二、源流:

(一)病名始于内经,方药创于金匮医学|教育网。

1、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本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致病特点,并强调体质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的病机。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九等。

(二)隋唐宋之际,认识又有发展。

1、《小品方》有新意。

2、巢源方的观点。

3、《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重视将息与调养。

4、陈无择渐定三消分治。

(三)金元四大家的贡献

1、刘完素作三消论2、张子和3、朱丹溪4、李东垣和朱丹溪共同完成了三消分治的方案。

(四)明代以后,理论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了较大发展

上消转重治肺、对肾更加重视、阐发命门火衰、重提三消、重视补脾生津、辨非消之渴。

1、《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2、《医学心悟》“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