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60例
辨证分型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60例: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幽门功能紊乱(医考网搜集整理),或胃切除后引起的胆汁和碱性肠液倒流入胃,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功能而导致的疾病。笔者自1996年以来按辨证分型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97例,女性63例;年龄19~64岁;病程2个月~20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慢性浅表加萎缩性胃炎33例,萎缩性胃炎11例,伴返流性食道炎者26例,伴胃溃疡者24例,伴十二指肠溃疡者12例,伴十二指肠球炎者8例。辨证分型属胆热犯胃型者68例,气滞血瘀型39例,脾胃虚弱型32例,寒热虚实错杂型21例。
治疗方法
胆热犯胃型:症见恶心呕吐苦水,胃脘部灼热疼痛,嗳气,泛酸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治宜清胆和胃,理气通降。自拟清胆和胃汤:柴胡10g、黄芩15g、竹茹10g、陈皮12g、枳实15g、紫苏梗15g、半夏18g、代赭石30g、旋覆花12g、黄连15g、吴萸3g、川楝子15g、厚朴18g、元胡12g、乌贼骨15g、甘草10g、生姜5g.气滞血瘀型:症见胃脘部胀痛或刺痛,或痛连两胁,口苦泛酸,嘈杂,舌质暗,苔薄,脉弦细或弦涩。治宜理气化瘀,和胃通降。自拟化瘀和胃汤:赤芍30g、丹参18g、当归12g、白芍20g、佛手15g、枳壳15g、柴胡12g、川楝子18g、香附15g、炒五灵脂15g、蒲黄12g、三七粉(冲)3g、郁金15g、乌贼骨15g、甘草10.脾胃虚弱型:泛吐清水,胃脘痞满,嘈杂嗳气,口苦纳少,神倦乏力,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细。治宜健脾和胃,佐以通降。自拟健脾和胃汤: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2g、茯苓15g、陈皮12g、清半夏15g、枳壳10g、砂仁20g、山药20g、扁豆18g、鸡内金18g、焦三仙各10g、乌贼骨15g、甘草10g.寒热虚实错杂型:胃脘痞满隐痛,恶心呕吐,口苦嘈杂,大便不实,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滑。治宜温清并用,苦辛通降。自拟温清通降汤:清半夏15g、黄芩12g、黄连10g、桂枝10g、干姜10g、枳实15g、陈皮10g、佛手10g、山药20g、砂仁18g、党参12g、黄芪15g、苍术10g、厚朴18g、乌梅15g、吴萸3g、甘草10g.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无胆汁返流,胃粘膜正常或基本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无胆汁返流,胃粘膜炎症明显减轻;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胆汁返流现象明显改善,胃粘膜炎症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胃镜检查胃粘膜无改善。
本组经治疗痊愈120例,显效3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7%.
典型病例
王某,男,46岁,1998年4月6日初诊。患者间断性恶心、呕吐苦水1年,近2日加重。症见胃脘部灼热疼痛,嗳气,泛酸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经纤维胃镜检查,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证属胆热犯胃型,治宜清胆和胃,理气通降。药用自拟清胆和胃汤,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无胆汁返流,胃粘膜基本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位主要在胆胃,与肝脾相关,在肝胆为实证、热证,在脾胃则可寒可热,或虚或实。本病初起为气滞,日久致气滞血瘀,病程迁延,可转为寒热虚实错杂,故非执一法可通治,必须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较好疗效。
在病情好转后不宜过早停药,否则易于复发,且应注意饮食及情绪的调节。临床实践表明,病程短者疗效较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