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家医话》成书缘由
【关键词】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王孟英
【摘要】《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是王孟英整理总结、评注简效方的合刊医书,合称《三家医话》。《柳洲医话》是辑《续名医类案》中魏之琇按语以及附方,加以评注而成。《愿体医话》是收录急救小方的医书,根据清代史搢臣原著、俞桂庭增补的《愿体集》,加上王孟英本人心得体会编撰而成。《潜斋医话》主要收录了民间单方验方、且是王氏亲自验证的得效方。本文主要介绍和概念详解了这三部医书的成书背景、写作体例特点,亦对三部医书排列顺序进行探讨。
《三家医话》是由清代名医王孟英所编纂,包括《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因这三部医书文字不多,内容精炼,主题一致,故自刊行之始就是合刊。清咸丰元年(1851)重庆堂刻,常用作点校《三家医话》的主校本[1].其共同特点是皆以简效方为主展开医话。重视简效方的应用是王氏的一大特点,因为他认为:一病有一药可治,一证有一方可疗,常见有病者而难遇其方,有方者而不遇其病。他曾说:“吾意择一庙宇,书其门曰:施药不如施方。”王氏一生著作等身,而简效验方的收集整理是王氏著作的一大特点,《三家医话》尤其体现这一点。现将这三部医话的来龙去脉分析如下。
《柳洲医话》
《续名医类案》取名源于明代医学家江瓘的《名医类案》,收集的是明清以前著名医家的医案。作者是清代魏之琇,字玉璜,别号柳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魏氏一生贫困不振,但刻苦治学,常夜间废寝攻读医书,后终成大医。但因积劳成疾,渐不可治,年逾五旬而终。《续名医类案》乃其晚年著作,历经三载写成,还未及详审就离世。该书特点是所收医案不拘门户,不同学术观点并存。缺点就是编撰较为粗糙,且卷首无序无目,脱简舛误,尤难仆数。故《四库全书》提要称其“纲罗繁富,细大不捐”,认为其中部分医案记载“无药无方,徒以语怪,更与医学无关。如斯之类,往往而是,殊不免芜杂”。故提要称此书“编次尤未免潦草”[2].
王孟英阅览《续名医类案》后,认同该书临床价值,但认为成书太过匆忙凌乱,决定重新整理修订,历经数载,将原来的60卷本精简到现今的36卷,且目次顺序清晰。除了整理出36卷修订本,王氏还作了两项延伸工作,他发现医案记录中有不少方药,治疗疾病有效且药味组成简单,于是他将这类方药另册辑录;其二,针对一些医案、魏氏的观点,他有感而评。这两项工作导致《柳洲医话》诞生。可以说《柳洲医话》是由三部分组成。原文;针对原文的述评,列为“雄按”;辑录的有效验方。医话内容穿插其中。现举例如下:
《续名医类案》原文:大中丞梁庄肃公亦血痢,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盖血得酸则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之故也。
《柳洲医话》:血痢久不瘳,乌梅、胡黄连、伏龙肝等分为末,茶调下。
《续名医类案》原文:凡治小儿,不论诸证,宜先揣虚里穴,若跳动甚者,不可攻伐,以其先天不足故也。幼科能遵吾言,造福无涯矣。此千古未泄之秘也,珍之贵也。
雄按:大人亦然。小儿则脉候难凭,揣此尤为可据。
《愿体医话》
史典,字搢臣,扬州人,生卒不详,著有《愿体集》一书。王孟英的舅父俞桂庭收藏此书20余年,并在书稿上撰述自己的点评。
王孟英出身于中医世家,其曾祖王学权是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二卷,其祖父、父亲都精通医学。可惜在王孟英年幼时其父就过世了,未得家传。王氏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家境贫寒,14岁时,立志学医,得到舅父俞桂庭的大力支持,俞氏并非业医,却喜读轩岐之书。在舅父的支持下,王孟英白天在盐行当伙计,晚上批览医书。3年之后,就开始为人治病,从此悬壶济世,可以说舅父是他学医指路人。舅父过世后,王孟英整理其遗物时,得到一本《愿体集》。当时王氏大致翻阅,此书记载多为急救之法,并有舅父参补点评之语,王氏因此书过于简略,而误为不全之本,就搁置一旁。过了20年,一位朋友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愿体集》原稿相赠,这才提醒王氏翻捡出舅父所藏的《愿体集》,两书相对,才知原文并无残阙,舅父仅删阴证一条。尤为可贵的是,舅父还增补不少精妙之方。于是王孟英又重新详读此书,体味舅父所言,激发他补写按语,以《愿体医话》为名付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