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浅析中医临床辨病辨证的关系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1-15 15:23
浅析中医临床辨病辨证的关系:每当提中医理论的特色,往往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而作为另外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浅析中医临床辨病辨证的关系:

每当提中医理论的特色,往往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而作为另外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的辨病论治,却经常被人们所遗忘。中医临床究竟应该是以辨证论治为主还是以辨病论治为主,或者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二者是否应该结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达成共识。在此,笔者从中医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对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予以浅析。

1、中医理论的起源从辨病开始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以“辨证论治”为诊疗基本特点,但纵观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医临床从来就离不开“辨病论治”的指导。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初始阶段,证候的概念尚未从疾病中分化出来,在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临床表现辨别病名,以“病”作为辨析目标;然后再施行相应治疗措施。

从中医学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早期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便是从确定病名开始的,先确定病名,再处方治疗。在甲骨文中便有如疾首、疾目、龋等以患病部位命名的疾病名称。《山海经》中记载了瘿瘤、痹、痔等23种病名。现存最早的中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基本上也是以病论方,在病名之下附载处方。《黄帝内经》十三方,也是针对不同疾病而设立的,如泽泻饮治酒风,鸡矢醴治鼓胀,兰草汤治脾瘅,四乌贼骨一蔗茹丸治闭经,生铁落饮治狂,并未涉及具体证型。

所以,从早期中医著作中可以看出,中医最初遵循的是辨病论治的医学模式。

2、中医经典突出“先辨病,后辨证”的诊疗思想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公认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但是不管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书中随处都可以见找到辨病论治的踪迹:《伤寒论》在论述具体疾病治疗中,每一篇都是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病”、“脉”、“证”、“治”四个字,以病为首,先提病,再提脉证,最后提治疗,体现了辨病在诊疗中的重要地位。在具体治疗中首先强调以“提纲证”确定病名,然后再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分析脉证,以及传变、变证等的演变和预后,治以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方药,完全是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的。另外,《伤寒论》辨病论治的思想还表现为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在运用主方治疗主病的过程中,再根据不同的证候加减用药。如用白头翁汤同时治疗热痢和产后下利虚极,异病同方,只不过考虑产后气血亏虚的病机加用了阿胶、甘草,病同(同为泻痢)则方同(白头翁汤),方同而药不尽同。另外用治疗阳黄的主方茵陈蒿汤治疗阴黄,不同的是根据寒湿病机,减去清热利湿、逐瘀退黄之大黄、栀子,改用温里扶阳的四逆汤以治本,但仍使用茵陈蒿为主要药物退黄以治标(医学网搜集整理)。

《金匮要略》则更明确,大多数是辨具体的疾病,如肝着、脾约、心悸、肺痈、胃反、脏躁、转胞等,虽然有的不是具体的病的名字,而是和症状有关的名字,但从篇名论述的58个病名中,以症状命名的仅仅有15个。这15个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因临床症状涉及多种疾病,难以确定具体的病名,所以只能暂且用症状命名。在《金匮要略》中,大多数疾病的治疗既辨病又辨证,以主方、主药治主病,如治百合病用百合剂,治黄疸病用茵陈剂,治胸痹用瓜蒌薤白剂等。少数疾病的治疗甚至是只辨病不辨证,如黄连粉治疗浸淫疮病,甘草粉蜜汤治蛔虫病,乌梅丸治蛔厥病。

后世许多重要的中医著作在书写体例中也突出以辨病为主,分证论治,如《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三因极-病证方论》、《本草纲目》……皆以疾病为纲进行论述,或详析病因病状,或辨病用方,或辨病用药,无不体现了辨病为主,一病一主方,一方一主药的治疗思想。近代中医学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也仍然运用辨病思维治疗肺痈、肠痈、湿疮、疟疾、蛔虫等很多疾病(医学网搜集整理)。

古代医家反复强调辨病的重要性,如宋代朱月玄在《活人书》中说:“因名识病,因病识证……胸中晓然而处病不差。”清?徐灵胎在《医书全集?兰台轨范序》一书中亦云:“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法,一病必有一方,一方必有主药。”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