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组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01-20 15:16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中药疗法穴位疗法水针针灸疗法1997-012008-02,我们采用组合针灸配合自拟补气养血荣肌汤治疗周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中药疗法 穴位疗法 水针 针灸疗法

1997-01—2008-02,我们采用组合针灸配合自拟补气养血荣肌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234例,并与传统针灸治疗60例和牵正散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24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 治疗组234例,男118例,女116例;年龄14~77岁,平均48.02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45年。针灸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5~75岁,平均45.25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30年。中药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4~76岁,平均46.20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2.40年。3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鉴别方法和依据

参照《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鉴别方法和依据》中面神经麻痹[1]诊断鉴别方法和依据确诊。病程超过6个月,患侧面肌痉挛,面肌挛缩(面肌痉挛严重后症状,即面肌挛缩僵硬),倒错(口角歪向病侧),联动征(瞬目时病侧上唇轻微颤动),部分病例兼有鳄泪征(进食时病侧眼流泪)和耳颞神经综合征(进食时颞部和颊部潮红和出汗、流泪、流鼻涕等);均经过一般针灸、中药及激素、神经营养剂等治疗无效。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组合针灸

主穴:足三里(双)、阳陵泉(双)、止痉穴(自创穴,位于患侧下颌角向外平胸锁乳突肌肌腹。配穴:面肌痉挛及倒错、联动征、耳颞神经综合征取对侧相应腧穴(即巨刺法,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面肌挛缩取患侧局部之地仓、颊车、颧骨羽人彡、下关、阳白、四白、太阳穴;鳄泪征取患侧睛明穴及承泣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主穴用28~30号毫针刺,补法,得气后留针20~30 min;肌肉挛缩配穴用补法,得气后留针20~30 min,加艾条温和灸5~10 min,并用七星针局部轻叩,以皮肤潮红为度;倒错、联动征及耳颞神经综合征用泻法,得气后留针20~30 min;鳄泪征用32号细针刺配穴5~8 min,不捻转提插,得气后留针20 min;面肌萎缩严重予局部腧穴(颧骨羽人彡、地仓、颊车、下关)水针注射,消毒后用2 mL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各1mL混合后注射,每穴0.2 mL,隔日1次;面肌痉挛严重取痉挛局部穴位予水针注射,消毒后用2 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 mL加地西泮注射液10 mg混合后注射,每穴0.2 mL,隔日1次。同时配合局部按摩和热敷,每日2~3次,每次10~15 min.

1.3.1.2 中药治疗

予补气养血荣肌汤加减。药物组成:生黄芪15~20 g,当归10~15 g,白芍药10~12 g,制何首乌12~15 g,熟地黄10~12 g,鸡血藤15~30 g,红花3~6 g,秦艽12~15 g.面肌痉挛或挛缩加天麻10~12 g、全蝎6~10 g;倒错、联动征加木瓜12~15 g;鳄泪征加菊花12~15 g、刺蒺藜10~12 g;面肌萎缩严重加白术12~15 g、党参12~15 g;耳颞神经综合征加龙胆草6~9 g、知母10~12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饭前温服。

1.3.1.3 疗程

10日为1个疗程,休息4日,行第2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统计疗效。

1.3.2 针刺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刺取穴,远端取合谷、太冲,局部取地仓、颊车、翳风、风池、迎香、水沟、阳白、四白、颧骨羽人彡。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30 min,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

1.3.3 中药对照组

予牵正散(白附子、全蝎、蜈蚣各等份)装胶囊,每次1 g,每日2~3次口服。疗程同治疗组。

1.4 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治疗后面肌痉挛、倒错、联动征消失,面肌挛缩好转,鳄泪征或耳颞神经综合征消失,两侧面部趋于对称,双眼睑裂近于正常。有效:治疗后面肌痉挛和倒错、联动征好转,面肌挛缩停止并逐渐恢复,鳄泪征或耳颞神经综合征好转,两侧面部外观有改善但仍不对称,双眼睑裂仍不等大。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痉挛及倒错、联动征虽有好转,停止治疗后复发如初。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3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3组疗效比较例(略)(医学网搜集整理)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与针灸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绝大多数为面神经炎引发,称贝尔氏(Bell氏)病,近代发现面神经炎引发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另外个别是由疱疹后引发的亨氏(Hunt氏)综合征;少数由外伤等原因引起[2]。按病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发病1~2周为急性期,发病2周~6个月为恢复期, 6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2]。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应用抗病毒药物、激素、神经营养剂、横纹肌兴奋药物等,对病程长,有后遗症的患者则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2]。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