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新药用部位(2)
现代有一种把蟾蜍除去内脏后的晒干或烘干而成的中药材“干蟾皮”,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虽然干蟾皮与当时用的“去肠”蟾蜍鲜货不同,但可以认为今天的干蟾皮是为了中药商品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加工方法的进步,就药用部位而言两者是一样的。实际上,现在部分地区民间还保存有药用除去内脏的蟾蜍鲜品的习惯。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还同时记载了蟾蜍:“脑,主治青盲,明目。”这是第一次出现蟾蜍身体的一部分作为药用的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蟾蜍头,功同蟾蜍。”陶弘景所谓的蟾蜍脑和李时珍的蟾蜍头是否是同一样东西,因为在两本书中都未见如何应用的具体描述,故不敢妄议。但是“头”和“脑”在古代有同义概念,因此蟾蜍脑和蟾蜍头可能就是一物。由陶弘景增补的《补辑肘后方》(原作者为东晋的葛洪)中还首载了吃蟾蜍肉治病的方法。谓:“腹中冷癖,水谷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大蟾蜍一枚,去皮、肠,支解之…,煮四升顿服,得下为度。”另外书中还有治“小儿疳积腹大,黄瘦骨立…”的方法“用立秋后大虾蟆,去首、足、肠,以清油涂之,阴阳瓦炙熟食之。这些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在我国农村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吃煮熟的去皮和内脏的蟾蜍肉治疗小儿寄生虫病(小儿疳积)和有腹水的鼓胀病人。蟾蜍肝的药用亦最先出自《补辑肘后方》,谓”蛇蛰人,牙入肉中,痛不可堪,捣傅之,立出。“清代《医林纂要?药性》则有所补充,谓:”夏秋季捕捉,剖腹取肝,洗净,鲜用,捣烂敷痈疽、疔毒。“唐代,甄权《药性本草》首载”蟾蜍眉脂“,同时记其可治小儿疳瘦,脑疳。宋代《日华子本草》记载蟾蜍眉脂可用于齿缝出血及牙痛。宋寇宗的《本草衍义》首次提出蟾酥这一称谓,曰:”蟾蜍眉间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纸上,阴干用“,并可用于”发背疔疮,一切恶肿“。蟾蜍皮的药用首出自孙思邈的《孙真人千金方》,谓”肠头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内烧烟熏之,并傅之“,肠头挺出即今之脱肛之症。以后各家医书对其药用范围又不断有新的补充,《活幼全书》记载”蛤蟆剥皮贴之治头上疮疖收毒即。“从文字看,用蟾蜍皮贴治疮疖,效果还是不错的。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不仅记载了用蟾蜍皮能拔大毒外出的功效,还详细介绍和概念详解了用法。赵氏在书中引用《黄汝良行检秘方》,谓”指头红肿生毒,用活蟾一只,生剥皮,将皮外面向患处包好,明日,其毒一齐拔出“,而且还特别提示,”切记不可将其皮里面着肉,即咬牢难揭。“除以上药用部位外,宋《政类本草》有蟾蜍屎的药用记载,曰”蟾蜍屎,谓之土榔,下湿处往有之,亦能主疾。“明代《孙氏集效方》记载了蟾蜍胆可治”小儿失音不语“。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引《拔疔外科全书》,曰”用(癞)虾蟆舌一个,研烂,蟾肚皮盖贴,其根自出。“至此,可以看出,从秦汉到清,历代本草书籍中共记载了11个与蟾蜍有关的药用部位,分别是:干蟾-干燥的蟾蜍动物体(《名医别录》),干蟾皮-除去内脏的干燥蟾蜍动物体)《名医别录》),蟾酥-蟾蜍毒腺分泌物(《本草衍义》),蟾蜍脑(《神农本草经集注》),蟾蜍头(《本草纲目》),蟾蜍肉-去皮及内脏的蟾蜍动物体(《补辑肘后方》),蟾蜍皮-蟾蜍皮肤(《孙真人千金方》),蟾蜍肝(《补辑肘后方》),蟾蜍胆(《孙氏集效方》),蟾蜍屎(《政和本草》),蟾蜍舌(《本草纲目拾遗》)。
4蟾皮和干蟾皮性状观察
中药材干蟾皮是去掉内脏后晒干或烘干的蟾蜍,有骨头、肌肉等结构。而蟾皮是将中华大蟾蜍采取蟾酥后,砍头处死,抓住颈肩处皮肤向后扯剥得到的带有四肢的袋状皮肤。经晒干或烘干后皮厚仅0.2~0.3mm,呈皱缩佝挛状,四肢伸展或扭曲,外表面平滑,内表面有众多大小不一的痱瘰。质地硬而极坚韧,皮节状,不易弯折,较难折断。切断面平坦,折断面有纤维相连。气腥、味苦,麻舌,有毒。(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
5结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