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棕榈饮片的研究进展
中药棕榈饮片的研究进展:
张滢 李学模 李珊珊
提要主要介绍和概念详解近年来对中药棕榈饮片的炮制方法研究,综述了炮制方法工艺研究、化学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及饮片质量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棕榈;炮制方法;工艺研究;化学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
棕榈始载于《日华子本草》,系采用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nycarpusfortuneihWendl.的干燥叶鞘纤维及叶柄。经文献考证和实验研究确认棕榈的入药部位以棕骨及棕皮为佳。棕榈多为栽培品或野生品。中医列为收涩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棕榈饮片有棕榈、棕榈炭等规格。炮制方法目的和作用旨在改变药性,有益煎出和粉碎,增强收涩止血疗效。明代的《本草蒙荃》书中有“药求陈者,烧研汤调,止鼻洪吐衄残功”的论述。近年来,对棕榈饮片炮制方法有较系统的研究和报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综述于下。
1炮制方法文献研究
王孝涛等报道,棕榈饮片炮制方法见于文献记载的至少有3种,其炮制方法品均为棕榈炭。发始见于唐代有“烧炭,研”等。宋代新增有“焖煅棕榈炭”。元至清时期又新增有炒炭、炒焦、炒黑等炒制方法和要求。现今沿用有煅棕榈炭、炒棕榈炭、烧棕榈炭等法,古今一般皆制后应用。《中国药典》收载有棕榈、棕榈炭。
2炮制方法工艺研究
王琦等[1,2]报道,经对棕榈及其炮制方法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薄层色谱分析、鞣质含量测定、凝血作用比较,其结果表明,棕榈制炭入药,以炒轻炭为优,焖煅棕榈炭有效成分损失严重,止血效果减弱。尚有报道采用燃气焖煅法炮制方法陈棕炭,无灰化和夹生,得率高,质量优。王琦等经对炒棕炭、焖煅棕炭、砂烫棕炭进行落层层析、浸出物测选、鞣质含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药理作用比较、临床疗效验证,从而优选出砂烫棕榈炭饮片炮制方法新工艺,即以砂温250℃,加热烫制8min左右,烫至棕榈表面深褐色,内部棕褐色。成品收得率为70%,棕榈炭存性程度适中,饮片质量均匀,有效成分含量高,止血效果好。
3炮制方法化学研究
丁安传等[3]报道,经对煅陈棕炭成分测试,结果表明鞣质、酚类等成分呈明显阳性反应,薄层层析结果提示陈棕煅炭后,其内含成分发生了质的变化。王琦等测试分析了棕榈及其炒轻炭、炒中炭、炒重炭、焖煅炭、烫轻炭、烫中炭、烫重炭的原粉末和提取液中5种微量元素,其结果各样品均可检出钙、镁、铁、铜、钴,以钙含量最高,钴含量最低。原粉末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随存性程度下降,收得率减少而相对升高。如钙含量炒轻炭为3565ppm,炒中炭3833ppm,炒重炭为3685ppm.水提液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原粉末测定结果相一致。孙立立等应用HPLC法测定结果,从生棕榈中检出19个成分,制炭后检出成分最弱者为26个。5种主要成分中以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变化尤为明显。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的含量变化为烫棕炭>炒棕炭>棕榈>煅棕炭;原儿茶醛的含量变化为炒棕炭>烫棕炭>棕榈>煅棕炭。α—儿茶素在生棕榈中未检出,但在制炭品中含量高达0.60%,其含量变化为烫棕炭品>炒棕炭品>煅棕榈炭品和烧棕炭品。
4炮制方法药理研究
叶定江等[4]报道,以小鼠凝血时间为指标,对棕榈药材及其制炭品作了止血作用比较,结果表明以叶鞘纤维为好,陈久者为良,煅炭后入药为宜。任遵华等[5]对棕榈及其炮制方法品进行了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凝血时间和复钙等药理实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药理作用变化与制炭方法及其成品存性程度有密切关系,依次为烫棕炭>炒棕炭>生棕榈>焖煅棕炭。其中烫制品和炒制品均比生品作用强,焖煅品不如生品好,从而认为砂烫棕炭的炮制方法及制法规范最佳。又经10个地区市售棕榈炭饮片凝血实验比较,其结果棕炭饮片性状不同,凝血作用有明显差异,炒棕炭比煅棕炭凝血时间短,成品存性程度愈大,凝血效果愈好。
5饮片质量研究
郭长强等[6]报道,经对10个省市棕榈炭饮片性状、水浸出物、薄层色谱分析、鞣质含测比较,结果表明,各地棕榈炭饮片存性程度不同,成品存性和内在质量区别显著。水浸出物量最高者达6.879%,最低者仅为2.188%;鞣质含量最高者达1.319%,最低者仅为0.263%,存性程度愈大,成分含量愈高,饮片质量愈好。又经对棕榈4种不同入药部位的化学成分测试和药理作用比较,其结果显示棕骨、棕皮比棕强、棕皮内含成分多弱,水浸出物和鞣质含最高。依此认为以前两者入药为宜,说明中国药典的规定有科学道理。尚有报道:限定棕榈段含鞣量不得少于2.30%,含对羟基苯甲酸量不得少于0.01%;棕榈炭水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6.0%,鞣质含量不得少于0.40%,对羟基苯甲酸不得少于0.20%,并分别建立了质控检测方法。
6炮制方法临床研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