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手法治疗菱形肌损伤的体会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01-02 21:11
鲁立新菱形肌损伤是由于急性扭伤,或者慢性多次的积累性劳损后发病,导致菱形肌气聚筋凝,局部渗液,气血肿胀

菱形肌损伤是由于急性扭伤,或者慢性多次的积累性劳损后发病,导致菱形肌气聚筋凝,局部渗液,气血肿胀,肌肉痉挛,甚而粘连。属祖国医学中“琵琶骨离位伤筋”的范畴,是引起肩背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自1996年开始采用手法治疗菱形肌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本组88例中,男63例,女25例;20~35岁52例,36~45岁23例,46岁以上13例;病程最长的20 d,最短的1 d.

1.2 诊断鉴别方法和标准:有急性或慢性损伤史;病人就诊时主诉背部酸痛沉重感,提肩诱发疼痛,疼痛偶有放射至肋间隙及前胸部,天气变化会使症状加重;体格检查肩胛骨内缘,菱形肌有条索钝厚感,有局限压痛点,深压压痛点有程度不同的“弹响”声;拍胸片,颈、胸椎X线片及有关检查,排除颈胸椎及胸内心肺病变后,凡有上述症状、体征者,即可诊断该病。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健侧,两手垂放于身体两侧,医者先用滚法、揉法使局部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在菱形肌肌束垂直方向上,或菱形肌呈条索状物隆起处左右弹拔,再用拇指指腹顺肌肉纤维方向顺推几遍,最后用拇指指腹顺压2~3遍。手法后可配合蜡疗或走罐疗法,能收到相得益彰之效。同时治疗后应嘱患者多注意局部休息,施用弹拔指压手法时,应稳准熟练,刚柔相济,特别是病程在2 d内的急性患者,一般手法宜轻柔,不宜使用重手法。部份患者经治疗后,第2 d患处可出现更为酸、胀、疼痛等症状。这是因为施用弹拔等刺激性手法的正常反应。一般2~3 d内症状可逐渐消失、应向患者讲明。

3 治疗效果

88例中显效83例(经1至2次手法后诸症消失),有效5例(经3次以上手法,症状基本消失,稍感背部不适),无效0例(经5次以上的手法无效),总有效率100%.

4 病案举例

王某,男,36岁,本市印刷厂工人。1997-08-06就诊。患者右肩背疼痛6 d,系6 d前在一高处取物时,不慎扭伤所致。过后觉得背部疼痛,牵掣胸部,转侧不利,右侧肩部活动受限。伤后患者曾自行贴麝香壮骨膏未效。查:颈椎、胸椎束 束突顺列及生理弯曲正常,无偏歪。右侧肩胛内缘菱形肌呈条索状隆起,且压痛明显,右肩关节上举,后仲运动受限。即诊断为:右侧菱形肌急性损伤。遂用指拔顺压等手法以治疗,并配合蜡疗,症状骤减,肩背部已能活动。3 d后随访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 讨论

菱形肌劳损是一种软组织疼痛性疾患,一般没有颈胸椎的病变,临床上较为多见。但也往往误作“颈椎病”“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治疗效果不佳。创伤、运动、姿势不良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主要以损伤多见。菱形肌受损伤后,产生无菌性炎症渗出粘连,出现压痛点,而该压痛点非常敏感。当受到压迫、牵拉等刺激时,会引起疼痛,因而,在菱形肌走向部位出现疼痛及压痛点,在排除颈椎病、风湿病、胸椎结核、肿瘤及心肺疾患后,就可下菱形肌劳损的诊断。所以正确检查压痛点是否在菱形肌上、在诊断上极为重要。在治疗上采用上述手法,能恢复组织的正常排列,消除发病机理反应且能直达病所,使组织营养代谢得到改善,变异的解剖关系得到修复,起到活血通络消除痉挛,消肿止痛之功,常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