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24例
1988年以来,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结石性胆囊炎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长者30年,最短者1年。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石症,符合第四版《外科学》结石性胆囊炎诊断鉴别方法和依据。按中医辨证分型属湿热内蕴,脾胃虚寒(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
2、治疗方法
基本方:半夏、干姜、黄芩、炙甘草、炒鸡内金各10g,黄连4g,党参、玄胡各15g,大枣10枚,枳实12g,炒白芍30g.若感染中毒症状较重者配合应用抗生素。
3、治疗结果
24例中,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提示胆囊内无结石影,胆囊壁光滑,壁厚≤0.4cm)6例,好转(临床症状消失,胆囊内结石明显减少)18例。
4、典型病案
鲍某,女,55岁。因剑突下疼痛间断发作2年,加重1周,来我院治疗。入院时症见剑突下疼痛,牵引右肩背疼痛,伴恶心呕吐,纳差,厌油,无发热、恶寒等症,舌淡紫,苔黄腻,脉弦。查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莫非氏征(+)。腹部B超示结石性胆囊炎。实验室查血象WBC:11.5×109/L,N:0.82.证属湿热内蕴,兼有脾胃虚寒,治宜苦寒泄热,辛温散寒。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干姜、黄芩、炙草、炒鸡内金各10g,黄连3g,党参、玄胡各15g,大枣10枚,枳实12g,炒白芍30g.1剂/d,水煎服。2日后剑突下疼痛完全缓解,无恶心呕吐,纳食增加。连服5剂,诸症悉除。复查血象示WBC:8.0×109/L,N:0.65.后继以原方服药60剂,复查B超提示胆囊内无结石影,胆囊壁光滑,壁厚约0.4cm.嘱患者少食辛辣肥甘之品,保持情绪舒畅。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5、体会
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还未有确切效果的溶石药物,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不少患者不愿或不能耐受手术。祖国医学认为,胆囊结石系由湿热久蕴不散,胆液久瘀不畅凝结而成。湿热内蕴,气机不利而见腹痛,湿热久留,损伤脾胃,脾胃既伤,运化失调,故见纳差,恶心呕吐等症。日久必致脾胃虚寒,形成寒热互结的局面。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取得明显疗效。方中芩、连苦寒泄热;姜夏辛温散寒;党参、甘草补益脾胃,助其健运之功;白芍、甘草缓急止痛;鸡内金消食排石;半夏降逆止呕。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有不同程度的抗乙酰胆碱和抗组胺作用;芩、连有抗菌消炎,利胆排石作用;干姜、玄胡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白芍、甘草、枳实有解痉缓急止痛之效,并可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结石排出;鸡内金有明显的溶石功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