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2)
伏气温病阴精的先亏,加之病变过程中,里热炽盛,阴液更易耗损,采用养阴生津法,有助于里热的外透。所以在春温病的辨证治疗中,以玄参、生地黄、麦冬、芦根、天花粉等为主的养阴透邪药贯穿始终。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过程中,更充分地体现了养阴透邪的思想。有学者认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养阴生津法必须坚持早用、重用,贯穿全程。发热期解毒养阴,低血压休克期大剂量养阴生津,少尿期滋阴泄邪,多尿期滋阴生津,恢复期养阴益气,都重用了玄参、生地黄、麦冬等。而在发热期即投滋阴生津之品的患者,在渡过低血压休克和少尿期的危重时间缩短,变证险证也相应减少。养阴生津药在此类疾病中的运用,充分地体现了养阴透邪的思想。
4 养阴以祛瘀
温病热瘀证是多因素多环节发病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阴伤在温病热瘀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热炽盛,一方面煎熬脉内阴血,脉外之津液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液不足,与此同时,由于脉外之津液大量渗注于脉内,而使脉外津液亏乏。另一方面,邪热的炽盛可直接地损耗脉外之津液,使得津液耗伤加重。血中津液亏乏,血液遂变粘稠,流速减缓,进而造成瘀血内停。当此之时,如深入血分之热邪与新形成之瘀血相互搏结,即可在一定的部位出现相应的瘀热互结见证。阴伤与温病热瘀证的形成密切相关,邪热伤阴是导致温病热瘀的主要因素,阴伤导致脉道涸涩则是温病热瘀证的重要发病机理。
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根据“津血同源”的理论,生理上津与血相互资生,相互为用,发病机理上又相互影响。所以治疗上有“养血可生津,保津即保血”的说法,养阴生津方药对温病热瘀证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实验研究表明:消散热瘀作用的主要是养阴生津法,而化瘀法则起着辅助作用。热瘀证存在着阴虚的发病机理变化,养阴生津法能针对热瘀证阴虚的发病机理变化,发挥其增水行血、消散凝聚等效应,达到养阴以消除热瘀的治疗效果。这一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温病热瘀证的发病机理本质,为临床采用养阴生津法治疗热瘀证奠定了基础。
5 养阴以敛阳
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阴和阳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阴阳两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任何一方均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温病脱证是由于邪盛正虚,或因汗、下太过,引起阴液骤损导致亡阳气脱的危候。阴液的骤损是最初的发病机理变化,随着此发病机理变化,而产生元气的耗损,导致“气随液脱”(医学网搜集整理)。津气的暴脱,使得阳无以依存,形成了亡阳气脱证。针对阴液耗竭,吴鞠通说:“耗之尽则阳无以恋,必气绝而死矣”。有论述认为,脱证的发病机理基础,主要是津气急剧耗伤,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气血运行严重障碍,脏腑组织缺乏气血津液的温煦濡养,功能活动极端低下,气化作用异常紊乱,以致阴阳不能相互维系,阴失其守,阳不能固。
针对脱证的发病机理变化,采用养阴生津,补阴以敛阳,使得“阴复则阳留”。临床见到,汗出不止,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喘喝欲脱,脉象细数甚或散大,舌干红者,为阴液耗竭之象。
临床运用的生脉散,益气敛阴固脱,可防止由阴竭而引起“亡阳”。生脉散针剂,被广泛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充分地体现了养阴敛阳的理论思想。
综上所述,养阴生津法在温病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随着中西医理论的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结合,其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提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