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治老年痴呆的研究思路(2)
近十年来临床报道较多,且以补益方药多见,而且疗程较短,例数偏少。而运用传统中医脑髓理论、五神脏理论、痰饮、浊毒、瘀血学说,来探讨老年痴呆病因病机的研究较少,或只重视方药的发掘而忽视对健忘、痴呆、神病、痱风等相关疾病的系统整理继承,这也是临床分型难以统一的原因之一。实验研究多停留在以验证为主,而缺乏依据中医理论复制的动物模型,缺乏围绕现代医学新进展,用有效方药探讨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高水平研究。医学教育/网搜集 整理
4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思路
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生物学、医学、药学和社会科学,是一项跨学科、跨世纪的系统工程。中医药要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上有所作为,今后的研究要注意以下几点:
4.1理论上继承整理,总结创新:
中医学虽无老年痴呆病名,但其相关的脑髓理论、五神脏理论以及对健忘、神病、痴呆、痱风的认识与治疗都值得系统总结。益智的方法、穴位也需筛选整理,找出规律。对于近代尤其近十年的临床、实验研究,也需认真总结,同时对许多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如穴位注射、药氧吸入和心理疗法等,也应深入研究。对于老年痴呆的发病原因,要从中医病因学的角度,进行实验和临床研究。老年痴呆病程长,病情复杂,应选择某一阶段或某一突出症状开展研究。如老年健忘是中老年生理性脑衰老与老年痴呆的共同核心症状,也是老年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中医对健忘的认识早在《内经》即有多处论述,后世还有人将其列为专篇。以健忘为切入点,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观察可长期服用,且安全有效的中药对老年痴呆的预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老年痴呆的诊断多采用美国精神卫生学会DSM-IV的诊断鉴别方法和依据和WHO和ICD-10诊断鉴别方法和依据。神经心理学检查多采用MMSE量表,韦氏记忆、韦氏成人智残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achinski缺血积分量表等。中医诊断分型多采用1990年中国中医学会制订的《老年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但从临床报道看,仍需加强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鉴别方法和依据研究,并应用中医四诊观察症、舌、脉变化,制订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老年痴呆诊断量表并在全国推广使用。老年痴呆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关系密切。其两大主要类型AD和VD,均有不同的病变特征,应分别进行辨证治疗。有条件者,可采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如生长抑素SS、载脂蛋白E等特异性较好的理化指标,或采用CT、MRI、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SPECT(单光子发射机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现代科学仪器检查。积极治疗早期轻、中症,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研究本病的关键。为保证科研水平,应根据有关标准制定出严格可行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和多中心大样本的科研方案。在康复、调护上注意运用情志疗法、药膳疗法、功能锻炼、针灸、气功等方法。
4.3实验研究高起点、多学科、规范化:
现代医学对老年痴呆病患机制未明,使得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实验研究困难重重。动物模型是目前最突出的难题,VD的动物模型相对容易,而AD模型要有衰老和遗传两个因素以及特征性脑部病变。日本竹田俊男研制的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8、SAM-P/10,具有衰老、遗传、呆笨及部分特征脑改变和脑萎缩,是目前比较接近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模型,现已由天津等地引进,并用于针灸的疗效研究。湖北中医学院老年病研究室与天津合作已用于中药益智药研究。美国、德国均有转基因AD模型鼠研制的报道,但造价昂贵。如果能结合中医药病因理论造模,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验指标选择应围绕老年痴呆的主要假说,如胆碱能学说、炎症学说、自由基学说、铝中毒学说、基因变异学说等,从神经生理、生化、发病机理、药理、免疫等学科,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来探讨中药有效方药的配伍变化、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机制,并注意运用高新技术,如电脑自控行为学实验仪、高效液相(HPLC)和气象-质谱(GC-MS)检测技术、电生理膜片钳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超微发病机理定量分析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等。这样将会提高研究水平,为研制老年痴呆中药新制剂和最终揭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