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药材:白僵蚕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7-03-21 08:00
【出处】《本经》 【拼音名】BiJiānɡCn 【别名】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

  【出处】《本经》

  【拼音名】Bái Jiānɡ Cán

  【别名】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材》)。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收集病死的僵蚕,倒入石灰中拌匀,吸去水分,晒干或焙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原蚕蛾条。

  【性状】呈圆柱形,多弯曲而皱缩。长约2~5厘米,直径4~7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现浅棕色,多被有白色粉霜。头、足及各节均清晰可辨。体外常杂有丝团缠绕。头部黄褐色,类圆形。足8对,呈突起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棕、黑不一,多光亮,外层为白色,显粉性,内有4个褐色的亮圈。微有腐臭气,味微咸。以条直肥壮,质坚,色白,断面光者为佳。

  【化学成份】

  白僵蚕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

  白僵菌的培养能合成大量草酸,吡啶-2,6-二羧酸,大量脂肪。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少量硬脂酸、棕桐油酸和α-亚麻酸。白僵菌至少能分泌3种水解酶,即脂酶、蛋白酶和壳质酶,促进穿通受染幼虫表皮。并能利用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草酸铵、柠檬酸铵、酒石酸铵作为氮源,但不能有效地利用无机氮化合物。白僵菌还含白僵菌黄色素,在培养中的氮源枯竭时这种色素迅速积累;还能合成溶纤维蛋白酶。白僵菌除感染家蚕外,还侵袭玉米螟、蜡蛾幼虫;并从中分离出高分子量的昆虫毒素和环肽类昆虫毒物质白僵菌素,白僵菌还含甾体11α-羟基化酶系,用于合成类皮质激素。

  【炮制方法】

  白僵蚕:拣去丝毛,洗净灰土,晒干。炒僵蚕:用麸皮撒于热锅中,侯烟冒起,倒入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僵蚕100斤,用麸皮1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僵蚕,先须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蚕桑涎出如蜗牛涎浮于水面上,然后漉出,微火焙干,以布净拭蚕上黄肉毛并黑口甲了,单捣,筛如粉用也。

  ②《日华子本草》:入药除绵丝并子尽,匀炒用。

  【性味】辛咸,平。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辛,平,无毒。

  ③《药性论》:微温,有小毒。

  【归经】入肝、肺,胃经。

  ①《纲目》:厥阴、阳明。

  ②《雷公炮制方法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功能主治】

  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①《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黚,男子阴瘍病。

  ②《别录》: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未之,封疔肿,根当自出。

  ③《药性论》:治口噤,发汗,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

  ④《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男子阴痒痛,女子带下。

  ⑤《本草图经》:治中风,急喉痹,捣筛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

  ⑥《医学启源》:去皮肤间诸风。

  ⑦《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癥结,妇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⑧《本草正》:治小儿疳蚀,牙龈溃烂,重舌,木舌。

  ⑨《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治头痛胸痹,口噤牙疼,瘾疹风瘙;烧研酒服,能溃痈破顶,又治血淋崩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①《药性论》:(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

  ②《本草经疏》:凡中风口噤,小儿惊痫夜啼,由于心虚神魂不宁,血虚经络劲急所致,而无外邪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产后余痛,非风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附方】

  ①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②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③治小儿撮口及发噤:白僵蚕二枚。为末。用蜜和,敷于小儿唇口内。(《小儿宫气方》)

  ④治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凋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