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非牙源性囊肿发发病机制理分析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5-12-20 10:10
医学教育网对非牙源性囊肿发发病机制理分析整理如下;鼻腭管(切牙管)囊肿(nasopalatineductcyst):来源于鼻腭管上皮剩余,

医学教育网对非牙源性囊肿发发病机制理分析整理如下;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nasopalatine duct cyst):来源于鼻腭管上皮剩余,可为切牙管囊肿和龈乳头囊肿,前者发生于骨内,后者位于切牙乳头的软组织内。约占非牙源性囊肿的73%,是最常见的非牙源性囊肿。

【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多发于30-60岁,男性多见。临床症状不明显,仅在X线检查时或戴义齿时发现。腭中线前部肿胀,有时可伴有疼痛和瘘管形成。X线表现为圆形放射透光区。

【发发病机制理】上皮衬里:复层鳞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医考网搜集整理)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这些上皮可单独或联合存在。

纤维囊壁: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