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护理伦理教学中学生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5-12-24 17:17
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述护理伦理的基本理论,指导学生如何在临床情境中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从而构建

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述护理伦理的基本理论,指导学生如何在临床情境中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当今护理人员的工作由单纯生理角度向心身整体护理、预防保健及社区护理拓展。而这种工作责任的拓展就使护理实践中的护患关系日趋复杂,护士常面临需要在伦理两难情境中做出决策,例如,癌症根治术后患者身上留置多种管道,患者神智清醒后试图拔除身上管道。此时护理人员是尊重患者的意愿帮其拔除管道还是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护理人员的决策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利益,影响护患的关系。郑双双,胡琛调查发现75%的护士实习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伦理知识不足以解决实习过程中面临的伦理问题,64.3%的学生在不知应对时采取逃避措施。因此,护理伦理教学中要重视对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

伦理决策就是作伦理上的决定。护理伦理决策就是从护理伦理理论、原则和规范出发,从护理伦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做出恰当的、符合护理伦理的决定。而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关键又在于是否具有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是指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清晰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大多数护士学生缺乏这种能力,不能抓住护理伦理问题的本质,因此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故而提高护生护理决策能力重点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方式为主。

这是一种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由教师单向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系统地学习知识,但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因此,对于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较差。而案例教学以及角色扮演教学方式能营造较为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讨论与交流。随着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加强,他们批判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能够较好地应用护理伦理的基本理论、原则与规范,做出正确地护理伦理决策。.护理伦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而实施的案例教学,其首先应该是针对这一目的进行恰当地案例选择。

所选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遇到的伦理困境。例如,病人的自主需要与护士的专业伦理相冲(病人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但如实告知病情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病人拒绝护士对其实施有利于病情的治疗)。进而让学生熟悉护理伦理决策产生的基本程序:

(1)首先认真分析案例,确定事件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及冲突的相关人员。

(2)明确矛盾冲突的核心,确认伦理问题。

(3)围绕伦理问题,列出各种可行方案。

(4)依据相关的伦理理论、原则、法律及其他因素,拟定双方均认可的行为方案。

(5)决定行动方案,做出伦理决策。

(6)实施并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讨论式学习。

把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案例实际情况运用基本程序,尽量开阔可行方案的设计思路,做出决策。

如对下列案例的决策分析:一产妇剖宫产后第六天,医生看没什么问题,说周一可以出院。周日,其丈夫和婆婆与产妇商量后想周日那天出院回家,医生不在,其丈夫和护士商量能否先行回家,等周一再回来办出院手续,护士说不可以,说得把钱结清。产妇丈夫说这是单位押的支票,不会欠医院钱的,而且已与有关部门通过电话证实。护士不让产妇走,便把孩子抱到了另一个房间,产妇想抱回自己的孩子,护士不给,遂和护士争吵起来。

针对此案例,同学们分析指出:

(1)此案例涉及的矛盾是护士和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

(2)此案例的伦理的问题是患者的自主要求与护士专业要求之间的冲突。

患者有拥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但另一方面病人在没有办理出院的情况的确不能擅自离开医院,否则不利于护士的管理。

(3)护士不能因为医院的规章制度限制病人的人身自由,更不能以产妇的孩子做为要挟。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了患者的感情,违背了不伤害原则。

(4)护士此时应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尊重病人的权利,保护患者免于不必要的伤害。可以先向患者解释医院的管理制度,如果患者要求回家的意愿强烈,那么在其不会欠费并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尊重患者的决定是最符合患者利益的行为。在此同时向科主任或护士长进行报告,寻求建议与帮助。另外患者需签订一份自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文件(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