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环境卫生的古代发展史-环境卫生主任医师资料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3-19 15:44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著名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曾提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著名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曾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与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后人进一步提出“顺四时而知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节阴阳而调刚柔”。很久以前,人们就已认识到水源清洁与否,水质好坏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已开凿水井而饮用井水,两千多年前已有定期淘井和清洁井水的措施。《管子》里明确记载“当春三月,……抒井易水,所以去滋毒也”。《后汉书·礼仪志》载有“夏至日浚井改水,……可以去温病”。《吕氏春秋》中对水质成分与健康的关系更有深刻的阐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祖国医学上的瘿病主要是指甲状腺肿,现代医学已证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所谓尰,即脚肿的疾患,躄是腿瘸,在长期饮用含有某种过量化学物质或不正常的水后,引发身体畸形及骨骼,关节病变,这种病情与当今的大骨节病十分相似。中国人民也早就知道喝开水的好处,宋代庄绰特别强调“纵细民在道路,亦必饮煎水”。明代李时珍对水源的选择与水质的关系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近处江湖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杂入者,成碱,用须煎滚,停一时,候碱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中国古代人民对城市规划布局,住宅与健康的关系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在河南安阳的商代遗址除发现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城廓外,在奴隶主和平民住宅附近已有地下排水管,说明当时已注意到排除积水,污水。周代都城采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已有按功能分区的概念。《左传》载有“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土厚水深,居之不疫。”西晋《博物志》指出“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蛊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公元2世纪嵇康认为“居必爽垲,所以远气毒之患”。可见,当时修建住宅已考虑到住宅基地的选择。

上述事例表明,中国古代人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并积累有一定的经验。但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社会制度的阻碍,环境卫生方面的许多知识和经验根本无法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